“聯(lián)邦制”、“國家制”、“最高權力機構”……大會將為這些字眼爭執(zhí)許久,決議不下。馬上有人問道,諸位難道真的打算推翻州政府嗎?倫道夫答道,不!在此并沒有這個意思。賓州的古弗尼爾·莫里斯站起來,試著對“聯(lián)邦制”和“國家制”的定義加以闡釋。他認為,所謂聯(lián)邦制政府,僅系一紙建立在大家互信之上的契約;而國家制的政府,卻是一個“完整且具有強制性質的運作”。
論者認為古弗尼爾·莫里斯是大會人士中最有才氣的一位,他的確也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一共發(fā)言了一百七十三次,領先麥迪遜的一百六十一次。他的發(fā)言次數(shù)雖多,卻都言之有物,從來不曾令人感到愚蠢或無味。他身材高大,在國會中素有“高個兒”之稱,且“辭令滔滔,厚顏無雙”。其人相貌溫雅豐潤,眼神精敏,臉上帶著促狹的表情。華盛頓喜歡他,兩人私交甚篤。莫里斯曾因騎快馬跌斷了腿,但聽說他雖少了一條腿,周旋于脂粉叢中的本事卻絲毫不減。新英格蘭地方的人對他頗感懷疑,覺得他一味追求享樂。他們提起當年莫里斯在紐約國王學院的畢業(yè)論文,竟然系以“機智與美麗”及“愛情”為申論主題,真是不成體統(tǒng)。約翰·亞當斯也認為,莫里斯“徒有機智及辭藻,卻有失輕佻”。莫里斯生于紐約的大戶人家,不久前才遷至賓州。他看起來一副闊綽模樣,實際上財務頗不穩(wěn)定。他主張成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對于一般平民百姓,以及他們治理國家的能力缺乏信心——有這種想法的人,在大會里倒不止他一個。但是莫里斯的愛國心,以及致力于共和政體的事實,卻不容抹殺。他對各州極感不耐。“這一代終將過去,”他表示,“取而代之的會是一個喚作美國人的種族?!?/p>
莫里斯在大會上的演說往往非常突兀,讓人措手不及。首先他會爆炸似的慷慨陳詞一番,表明自己的立場,然后故意以一種嘲笑的態(tài)度停下來等一會,好讓大伙的思路趕上他的速度。“一旦國家政府的權力和州政府發(fā)生沖突,”他說,“到那時候,州政府也只好屈服了?!惫馐沁@個說法本身就已經挺嚇人的了……什么權力?怎么設立的?莫里斯又打鐵趁熱地加上一句:“我們最好趁現(xiàn)在就成立一個最高政府,免得還要等二十年后出現(xiàn)一個非有不可的暴君?!比欢?,他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政府有“兩個最高權力機構”會是什么模樣。
這下子,大家可都給搞糊涂了,這也難怪,他們倡議的是一種全然不同的聯(lián)邦制度,由一個最高權力直接向人民負責。想想看,只不過十一年以前,他們都還在英王陛下和他的樞密院統(tǒng)治之下呢!在過去,新英格蘭的殖民地一共可以分成三類:王室的領土或省份,如弗吉尼亞;私人專屬所有,如賓夕法尼亞;法人共有,如馬薩諸塞。獨立之后各州組成邦聯(lián),以及各州立憲,已經是向前邁了一大步了。但即使如此,大會卻發(fā)現(xiàn)簡直沒有前例可循。北卡羅來納一位代表寫信回家道:“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廣闊之地,卻沒有一條任何國家踏過的順當之路可循。”環(huán)顧世界,誠然,以前的確也有過聯(lián)邦先例。希臘就是由城邦組成,大會上陸續(xù)還會聽到更多有關城邦之言。參議員也不是什么新玩意,代議制度更非史無前例??墒?,試行在這么大的規(guī)模之上,三百五十萬人口,十三州的幅員,甚至有向整個新大陸發(fā)展的可能,實在是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