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無勝算,退無歸路,章邯一時也想不出該何去何從,只能悶坐營中,長吁短嘆。要說自己手下還有二十多萬精兵,鼓足勇氣,拼了命跟項羽再戰(zhàn),不一定就輸給他??沙杏袀€趙高,二世又昏庸無道,還拼死拼命為他效力,又有什么意義呢?看來秦朝氣數(shù)已盡,你章邯再怎么折騰,也是白費,不可能有什么好結(jié)果。
就在章邯無以為計的時候,又有部將入帳勸他,說秦國向來不仁,白起南征北戰(zhàn),攻城掠地,落個賜死下場;蒙恬北逐戎人,開疆拓土,也慘遭屠戮;李斯有功于秦,又矯始皇之詔,扶二世登位,照樣沒有好結(jié)果。如今諸侯并起,天下大亂,將軍連年征戰(zhàn)在外,卻不一定能建白起之功,立蒙恬之業(yè),創(chuàng)李斯之績,結(jié)局莫非還能比他們好到哪里去?再說朝中小人當(dāng)?shù)溃爻缫咽ヌ煜旅裥?,滅亡就在旦夕之間。大勢所趨,將軍再為秦朝賣命,不僅沒有任何價值,還要被二世懷疑,遭趙高算計,又是何苦呢?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將軍如果執(zhí)迷不悟,拿將士的身家性命不當(dāng)回事,必成千古罪人。還是順應(yīng)天意和時勢,棄暗投明,與項羽講和,共同滅掉秦朝,創(chuàng)建新社會。
說得章邯怦然心動,躇躕了好久,最后還是決定投降項羽。當(dāng)即修書,派使者送往楚營。不想項羽拍案大怒,大聲叫道:“章邯殺我叔父,我大仇未報,恨不得割下他首級,祭祀我叔父,他竟然還敢來求和,這是他求和就讓他和的么?”
使者灰溜溜跑回秦營,報知章邯。章邯得聞項羽還在記仇,講和無望,心里郁悶得很。偏偏項羽又帶兵前來攻營,章邯只得披掛上馬出陣,麻著頭皮,前去應(yīng)戰(zhàn),又被項羽打得大敗,灰頭灰腦溜回營里,再也不敢出戰(zhàn)。
正在進(jìn)退兩難之際,又有一姓董的都尉跑來勸降。章邯說:“項羽肯納降,我早歸降了,還縮在營里發(fā)呆?”
董都尉給章邯出主意,說:“可派司馬欣到項羽那里去說合,保證項羽會改變主意?!?/p>
安排司馬欣入朝去見二世,他無功而返,項羽是個誰都不放在眼里的傲脾氣,還能聽他司馬欣的?章邯說:“莫非司馬欣還有這個面子,項羽肯買他賬?”
董都尉說:“將軍有所不知,司馬欣曾在監(jiān)獄里干過獄警,救助過項梁,與項家和項羽有些交情,派他出面,項羽說不定會念此舊情,接受將軍。”
“司馬欣還是項羽故交,這小子也不告訴我一聲,不然早將他派往楚營了。”章邯重新修書,找來司馬欣,請他去楚營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