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什么發(fā)言權,到目前為止,我只專程去過陽朔四次。兩次獨行,一次拼車自駕,最后一次是去參加一位紅顏老友的婚禮。
我發(fā)現我和陽朔這個地方很不兼容。我租過自行車,沒騎出兩里地就被雨水給澆了回來。嘗過啤酒魚,被滿嘴小魚刺搞得很惱火。漂流過,但同渡的是個不停給客戶打電話的南寧生意人。陪朋友找漂亮美眉搭訕過,后來發(fā)現是個酒托。我去陽朔的那幾次要不然熱得悶死人,要不然驟然變天凍死人。賣唱行走江湖的那幾年,也曾在陽朔唱過,在西街的小雨里發(fā)著燒打著噴嚏一邊唱一邊止不住流清鼻涕。
甚至,這個地方還給過我一次意外的打擊……
西街往事
我第一次陽朔之行時,西街已然是大名得享,已經是傳奇的地方了。
有道是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我第一次陽朔之行純屬陰錯陽差。我這么陽春白雪、志趣高潔的人,本計劃去潿洲島考察一下海鮮烹飪,順便搞點兒不要錢的香蕉吃吃,結果在南寧誤了班車。
我在車站旁買了碗米粉,蹲在路邊等粉涼。百無聊賴中,身旁駛過一輛掛著陽朔牌子的中巴車,售票員一個勁兒喊:最后一班車,最后一班車……電光火石間,我心有戚戚然地憶起了生平錯過的那些班車,腦子一熱,端著米粉就上了車。
有道是揚鞭策馬尋野花,管他要去哪兒疙瘩。吃不了潿洲島的香蕉,那就去嘗嘗陽朔的啤酒魚唄。我愛喝啤酒,但還沒吃過啤酒燒的魚,不覺口內生津期待無比,乘興殺將去哉。
后來,我認識了一對兒叫江山、江東的兄弟,他們都擅長燒菜。弟弟江東送過我一瓶包裝罕見的桂林三花酒,把我喝成了個醉貓。哥哥江山長得像年輕時的劉德華,在麗江古城開一家叫“角落巷肴”的廣西菜館,是個隱于市井的怪人。他是我認識的所有開飯店的人里最有文人氣質的,他家店門口長年放著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所謂和諧,就是我們給你們做飯吃,然后你們?yōu)槲覀兘鉀Q了溫飽,這樣,大家就都不用挨餓了。除了小黑板,白墻上還用禿頭毛筆寫了幾段話:我沒多大出息,頂多有點兒不可能被和諧的理想主義,我想開一輩子的角落小店,想在老掉牙后,看老掉牙的你們蹣跚而至,安坐一隅,點幾個小菜,叫一壺酒,將過往的歲月煎炒烹炸,細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