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體系下,任何商業(yè)活動都與化石能源息息相關,整個人類文明都建立在碳資源上。石油緊缺必然會帶來石油價格的上漲,這將直接導致全球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攀升。同時,石油價格上漲將引起糧食危機和社會秩序騷亂。為轉移國內矛盾,許多國家通常會選擇將問題國際化,尋求外界擴張,爭奪能源要地就成了戰(zhàn)爭的導火索??梢姡茉次C可能引發(fā)一系列可怕的連鎖反應,會上升到國家的戰(zhàn)略問題高度,直接關乎人類的生存和人類文明的延續(xù)。
因此,不均衡的化石能源會直接影響人類文明的延續(xù)。當可替代的新能源出現時,化石能源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將成為必然。該是哪一種?
我們可以用什么來替代化石能源?我認為,對中國來說,太陽能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先討論風能。風能除蘊藏量豐富外,還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清潔無污染等諸多優(yōu)點。風是一種自然現象,由太陽輻射熱引起。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處受熱不均,產生溫差,從而引起大氣的對流運動,風由此形成。雖然到達地球的太陽能中只有2%能夠轉化為風能,但其總量仍十分可觀。據估算,地球上的風能資源是水能資源的10倍,高達53萬億度/年。即使2020年全球的電力需求增長至25萬億~30萬億度,從純技術的角度講,只需利用地球上50%的風能就能夠滿足全球的電力需求。
風力發(fā)電成本逐年下降,目前達到每度0.5~0.6元,是眼下最具成本優(yōu)勢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豐富地區(qū)的風力發(fā)電成本與燃油發(fā)電或燃氣發(fā)電的成本相比,已經具備成本競爭力。
中國初步探明的風能資源在陸地上約為2.53億千瓦,沿海約為7.5億千瓦,總計約為10億千瓦,但這一風能資源只是10米低空范圍內的風能,如果擴展到50~60米以上的高空,這一數字將至少再增加一倍,即20億~25億千瓦的風能資源。如果其中的2/3被開發(fā),將可達到水能資源的4倍以上,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但從我國風能資源的分布看,分布不均衡的問題比較突出。資源豐富的地區(qū)集中在東北、內蒙古、新疆、西藏和沿海地區(qū),西南地區(qū)和中部的風能資源相對貧乏。由于地形的影響,風力的地區(qū)差異非常明顯。在鄰近的區(qū)域,有利地形處的風力往往是不利地形處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風能也具有密度低、風力不穩(wěn)定等缺點。此外,其發(fā)電能力僅相當于傳統(tǒng)化石能源的1/3左右,其遠距離輸送成本也頗高(理論上是煤電的3倍),若將此成本計算在內,則其成本優(yōu)勢并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