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歷史太悠久了,其實你們光學校史就可以學幾個月。浙大出的人才太多了,160多位院士,這是同學們足可引以為自豪的。但是前人的貢獻不等于你們的貢獻,你們要達到那個水平,還要下艱苦卓絕的功夫。
學 生:非常想問總理一個我感到特別困惑的問題,就是我認為我們大學生最應該走進社會,因為我們將來是要服務社會的,但是現在我們走進社會的機會非常少。能不能結合您的經歷,給我們一些建議?
溫家寶:這個同學實際上是在問我怎么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去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為將來給社會做貢獻打好基礎。大學期間應當安排社會實踐。我是學地質的,竺可楨先生是氣象和地理學家。我在大學本科學習的五年期間,每年有一次教學實習;在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生產實習,去的是秦嶺。背著背包跑地質路線,住在農民家里。到四年級的時候是畢業(yè)實習,為寫論文做準備,去的是河南嵩山。這些實習都是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機會。但我覺得不夠。
我每年還要參加農村的勞動,有些是學校規(guī)定的,比如麥收、秋收。
我給自己安排了一項學校沒有規(guī)定的活動,就是每年假期我都要去農村,不回家,住在農民家里,幾乎住一個假期。從那時候我就交了很多農民朋友,和他們睡在一個炕上,一起吃飯,一起干活。這也許是我從大學時代就培養(yǎng)起對農民、對人民的感情的一個重要階段。
我覺得學生了解社會十分重要,如果對社會不了解,再到社會工作,就會兩眼一抹黑,感覺什么都生疏,什么都害怕。所以學生要主動給自己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當然學校也要給你們創(chuàng)造機會。
學 生: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中惦記著我們。我想說我們浙大永遠歡迎您。浙大歷史上出現的各方面人才都有,就是有一個遺憾,缺少政界的高官。有時候我在想,您要是我們的校友該多好!對于像我這樣立志如您一樣為中國老百姓服務的學生,您有什么建議?
溫家寶:我經常把竺可楨先生作為我自己的老師,從這個角度上說,我也是浙大的校友。我希望青年要做事,不要做官。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就是我們人生的目的是要為老百姓辦事,無論干哪一行,從事什么專業(yè),都要用你所學的專長為人民服務。你這樣做了,而且做出貢獻,人民會記住你的;相反,如果你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了做官而做官,甚至背離老百姓的利益,即使當了官,那對人民也是有害的。這就是要做事不要做官的道理。我相信浙大的學生中將來會出現許多杰出人才,包括政治家。但是這些政治家應該是人民的政治家,應該符合你們的傳統。浙大校訓的宗旨是倡導王陽明的求是精神、犧牲精神。王陽明是明代的儒家,他創(chuàng)立的“心學”〔6〕,使程朱理學〔7〕向前發(fā)展了一步。大家知道,程朱理學是宋代的。我經常引用張載〔8〕這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應該是我們的理想,也應該是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實踐的。如果是這樣的政治家,這樣的官,老百姓是歡迎的。
學 生:我馬上就要畢業(yè)了,就要去美國佛羅里達大學〔9〕學習。
我在想如何用瘋狂的舉動來結束大學生活。請問您在年輕的時候,是否也做過什么瘋狂的舉動?
溫家寶:反正是跟青年們談心,就實事求是地講。其實我們那時候上大學也很不容易。我學地質是受父親影響。我父親先在北師大學地理,后來做地理教師。我上中學時,父親給過我他批注得滿滿的一本《中國地質學》〔10〕,是李四光寫的。這本書到現在我還保留著。我這個人學哪一行,總想把它學成最好。盡管在大學課程比較多,我都努力把它學好。我是主張大學課程要多些的。大學生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畢業(yè)以后你不一定到哪個單位。我學的是大系,地質系,課程非常廣。從地質、古生物到礦物,一直到地球物理探礦、地球化學探礦、鉆探,什么都學,后來工作中都用上了。我有去西藏的理想,當時曾給學校的黨支部寫過兩封血書,要求到西藏去。但是學校偏偏要我讀研究生,我就考取了研究生,專攻大地構造。再后來就分配到甘肅。如果說沖動,我就這么個沖動,寫過兩封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