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吹捧“曼德拉神話”背后有陰謀?(1)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作者:(美)丹尼·謝克特


但是,并非曼德拉身邊的所有人都喜歡他被稱為全球“偶像”。

史瓦濟蘭大學(xué)的弗朗西斯·盧克海勒在《加拿大非洲研究》雜志上指責(zé)好萊塢神化曼德拉的傾向:“納爾遜·曼德拉成了全球偶像,同時也被抬上了神壇,人們不愿意對他抱有絲毫的懷疑,生怕這會玷污了他的圣潔。然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于2009年執(zhí)導(dǎo)的電影《成事在人》引入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它引發(fā)人們思考美國電影產(chǎn)業(yè)在塑造曼德拉國際形象過程中的作用?!?/p>

這篇文章似乎冒了天下之大不韙,它激進地認為,為了將出獄后的納爾遜·曼德拉“塑造”成全球英雄兼世俗圣人,好萊塢顯得有些“過分”了;這對于花了近30年才能實現(xiàn)南非解放的屬于“大眾”的曼德拉來說并非一件好事。文章認為,神化曼德拉的受益者實際上還是那些華爾街的大亨,他們故意借此扭曲南非的文化和歷史。

批評人士對曼德拉的名聲懷著一種既欽佩又不屑的矛盾心情。一個專門跟蹤名人凈資產(chǎn)的組織認為,曼德拉的身價達1 500萬美元。1990年曼德拉出獄時,他的銀行賬戶一無所有。名流界很歡迎曼德拉的加入,因為這似乎為他們這個原本虛妄浮華的圈子增添了更多的嚴肅性和使命感。

我曾經(jīng)就這一現(xiàn)象采訪過南非著名作家恩加布羅·恩德貝勒。他說:我認為,一個社會中,名人文化之所以存在某種危險主要是因為它很容易將一切簡化,流于膚淺。它使人們誤以為,單憑一些貌似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口號和聲明就能解決深層次問題,但實際上,這些激動人心的話語跟事實相去甚遠。

我覺得曼德拉竭力避免成為這樣一種名人。他總是希望其他人能明白,他身上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我相信有些國家和社會可以借助名人解決問題,他們享受這樣的處事方式,因為他們的國家和社會在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中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不會發(fā)生突然崩潰。

而我們還處在腳踏實地打基礎(chǔ)的階段。如果沉溺于被名人文化包裝的完美,并且一廂情愿地認為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根源,那就太危險了。在很多人看來,曼德拉是位圣人。于是我問恩德貝勒:“你是否認為曼德拉被神圣化了?”

他回答道:“我認為,人們將他視為圣人這一點不難理解。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并不完美,人們渴望見到一些完美的典范。不過,連他自己也承認,他并不完美。閱讀他的人生經(jīng)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也經(jīng)歷過懷疑、痛苦和折磨。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得知兒子身亡的噩耗時的反應(yīng)。這種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當(dāng)時的他就是一位父親,而不是什么圣人或偶像。我們可以看到,他就是與我們一樣的普通人?!?/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