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畫聊畫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有人敲門,打開一看,一個戴眼鏡的女人領著一個外國人。那女人強入門內(nèi),對高爾泰說,她是外語系的,這位外國朋友想到中國來買些國畫。
高爾泰夫婦并不客氣,說:“我們這兒沒有畫。”
那女人四下環(huán)顧,看見椅背上搭了一卷國畫(就是我那卷習作),便指著說:“這些就行?!?/p>
高先生有些發(fā)怒,說:“沒有!”
那兩人這才訕訕地離去。
讀了《尋找家園》,才知道高先生當時的境遇,也加上這些年對許多事的耳聞目睹,現(xiàn)在明白當時所見的強入畫室“買畫”,會有很多可能性。我想起半年之后,朱云哥哥來通報,說高先生“失蹤”了,大家很不安。再等許久,得知高先生已經(jīng)平安抵達遠方。但消息總是支離破碎,真假難明?,F(xiàn)在讀了這本書,才把先生大半生的際遇梳理清晰,更加明白先生的主張和理念。
這本書同時也是極好的文學作品,在國內(nèi)難以讀到的文學作品,也是關于眼前這個世界的歷史,是個人史也是社會史。
讀完這本書后,我已經(jīng)寫了兩篇小文,談這本書給我的感受。但這是完全不夠的。我熱愛這本書,這是高先生一生思想和經(jīng)歷的凝結,是一本可以從許多角度解讀的書。
這次《時代周報》約寫一篇“回憶之書”,我想過許多題目,但是最讓我想談一談的,就是這本《尋找家園》所勾起的回憶。
因為當年得過高先生的指點,我一直自詡為高先生的私淑弟子,這本書也讓我仔細回想了自己的藝術和文學道路,希望沒有辜負當時先生的鼓勵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