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人口懸崖:誰都逃不掉的經濟命運(6)

人口峭壁:如何在2014-2019年大蕭條時獲得繁榮 作者:(美)哈瑞·丹特


經濟學家們認為,在整個世界和技術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發(fā)展之時,沒有人能夠預測較長期的經濟走勢。事實是,我們掌握了此前從未掌握的人口學新信息,因此更易預測長期經濟走勢,人性導致的各類政治事件以及商業(yè)與股市的搖擺動蕩反而使短期趨勢難以捉摸。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范圍,可以看到我們隨著年華老去不斷調整步調的做法才是經濟的關鍵,包括年輕時享受的創(chuàng)新、經歷的通貨膨脹,人到中年的支出與借貸,還有老年生活中的儲蓄、投資和遇到的政治力量。

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從2024年開始一直持續(xù)到2036年及之后的下一次經濟繁榮,將不及1983~2007年的那一次景氣。畢竟,此前的繁榮盛景是在人數(shù)眾多的“嬰兒潮”一代的推動下打造了驚人的收入、支出與借貸趨勢,以及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20世紀70年代)與應用。下一次經濟繁榮主要集中在印度、東南亞、拉丁美洲等新興國家;中國由于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其繁榮程度將略遜一籌。

我們對于人口學的探究越深入,就越會發(fā)現(xiàn)其對于擁有高收入中產階級人口、享有前所未有的高財富水平的現(xiàn)代經濟體存在怎樣無所不在的影響。不過,我們還要看一下另外一個主要經濟因素——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基本上不能算作貨幣現(xiàn)象(抱歉哦,米爾頓·弗里德曼),它包含了更多的人為因素。

思考一下這個邏輯:年輕人引發(fā)通貨膨脹。為何?他們盡散其財,卻不創(chuàng)造任何財富。沒錯,因為在我們這個富裕的現(xiàn)代經濟體中,年輕人要到18歲或是22歲以后才具有生產力,此前他們都處于學習階段。一對夫婦平均要花掉25萬美元養(yǎng)育一個孩子,大學學費尚未計算在內。政府的教育預算也是一大筆支出。而且,當新一代加入了勞動力大軍,各家企業(yè)還要在工作地點、設備和培訓等方面投資。實際上,年輕人是對所有經濟部門未來前景的一種投資,當他們進入勞動力大軍,成為具有生產力的新勞動者(供應)和支出更多的消費者(需求),他們的投入開始得到回報。

相反,上了年紀的人更偏向于通貨緊縮。他們的支出減少,主要耐用品的消耗減少,借貸減少,儲蓄增加。他們不需要辦公室或面積更大的住所等新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也不需要主要教育投入。他們最終會離開勞動力市場,住房面積減小,或是搬進養(yǎng)老院。這與需要教育、辦公空間以及技術的巨大投資且做好準備進入勞動力大軍的年輕人大相徑庭。

在我發(fā)現(xiàn)消費浪潮之后一年的1989年,我發(fā)現(xiàn)了通貨膨脹率與落后其2.5年的勞動力增長之間具有驚人的聯(lián)系(見圖1–8)。這種短時聯(lián)系非常驚人,因為實在有太多會影響到通貨膨脹的因素:食品價格和油價、貨幣政策、經濟周期震蕩、匯率等,不一而足?,F(xiàn)實生活中,這些變量對這一指示標有各種影響。但就像消費浪潮那樣,不管有多少難以預測、難以確定的因素會造成短期動蕩,長期走勢還是比較精準。

勞動力增長構成來自平均在20歲時(隨著時間推移,該年齡緩慢上升)加入勞動力大軍的年輕人,以及平均在63歲時退休的年長者。鑒于“嬰兒潮”一代中的很多人期許好時光永不消逝,他們鮮有積蓄,所以在經濟形勢惡化至此時根本不能退休,因此在未來10年內,退休年齡很可能推遲。而在“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成長起來的“鮑勃·霍普”一代,即便在好時候也會持比較保守的態(tài)度,反而積攢下了更多的財富?!皨雰撼薄币淮裁鞔_表示不愿意像父母一輩那樣早早退休,不過行動遠勝于言語。過去20年間,平均退休年齡保持在六十二三歲,其中也包括2000年之后退休的“嬰兒潮”一代成員,而且這一情形至少會持續(xù)到2024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