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fù)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p>
【譯文】魯國的法令規(guī)定,魯國人在其他諸侯國給人當(dāng)奴仆,有能贖出他們的,可從國庫中支取金錢。子貢從其他諸侯國贖出了做奴仆的魯國人,回來卻推辭,不支取贖金??鬃诱f:“端木賜錯了。今后魯國人不會再贖人了?!敝≮H金,對品行并沒有損害,反之就不會有人再贖人了。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人,那個人用牛來酬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魯國人一定會救溺水的人了?!?/p>
【感悟】子貢善于經(jīng)商,是一個大富翁。本來是想為國家做好事,但好事沒做好。這與當(dāng)今很多事情一樣,屢屢將民生好事辦成壞事。究其原因,就是大的方面錯了。人都有私欲,合理的私欲不是壞事,如果水變得太清,就沒有魚兒了。
3.5子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動天地,感鬼神,橫六合,而無逆者,豈但履危險、入水火而已哉!”
【譯文】孔子說:“最誠信的人能感化萬物,感化天地鬼神,縱橫天下而沒有阻礙,何止身負(fù)危險、出入水火而已!”
【感悟】做到大的方面對,首先要重視的一個字就是“信”,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弊钫\信的人能感天動地,橫掃六合,這絕不是夸大之詞。
3.6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p>
【譯文】孔子說:“變亂之所以生起,言語是引禍的階梯?!?/p>
【感悟】管好這張嘴很重要,可胡亂吃飯,不可胡亂說話。歷史上很多大事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言多必失。
3.7曾子曰:“吾無顏氏之才,何以告汝?雖無能,君子務(wù)益。”
【譯文】曾子說:“我沒有顏回那樣的才能,拿什么來告訴你們呢?雖然沒有才能,君子一定致力于做有益的事情?!?/p>
【感悟】這是曾子去世前對兒子說的話。他很謙虛,卻告訴我們一個極為有用的道理,即每個人都要致力于做有益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做害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