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尷尬的是,維維安要扮成侍者才能混進為自己和巴洛克教授手術成功而舉行的慶功宴會。在宴會上,他聽到巴洛克感謝了一堆人,卻唯獨沒有提到自己。羞憤和失望之下,維維安辭職離開了巴洛克??墒撬珶釔蹖嶒炇夜ぷ髁?,幾年之后,還是走回實驗室,回到巴洛克身邊。對這種完全不計名利,不計認可的“傻氣”行為,維維安本人感慨道:“我只是喜愛這個工作。”是的,對自己喜愛做的事,只要熱愛,就已足夠,能超越虛榮和榮耀,那一定是謙卑而偉大的人才能做到。
面對不公,維維安有著一顆堅忍的心;面對名利,他有著一顆平常心。沒有什么學位,更沒有上過一天大學的他,卻擔當著老師的角色來教那些博士們。終于有一天,維維安的貢獻得到了醫(yī)學界的承認,霍普金斯大學的大廳里,維維安和巴洛克的油畫并肩懸掛在墻上。如今,只要搜索維維安·托馬斯的名字,就會了解到他后半生的成功和獲得的認可。那樣的結果是必然的,因為他的行為,讓他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如果他像常人那樣甘于平凡,甘于自己低人一等的階級劃分,那么,世上只會多一個手藝不錯的木匠,而人工心肺的問世,可能要延遲好多年。
對于女性來說,可能更多地會把自己想得到什么寄希望于嫁給一個好老公,但是,自己的命運已經(jīng)有一半在老天手里,如果我們再把剩下的一半交給另一個人,實在太不靠譜了——因為那個人有半點閃失,我們就會失去全部。
說了這么久,不過是想說,我們的認知,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放棄自己,就意味著放棄了未來和幸福,以被迫害妄想癥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最終可能真的會被世界迫害。
況且,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我們多么小心地防備,都不可能擁有絕對的安全。無論我們多么努力地占有,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不可抗力因素。就像在《水滸傳》中最懂利害關系、最小心翼翼的林沖,反而處處被傷害,處處被算計,直到失去一切后才驀然反省,雖然不得已上了梁山造反,卻是個窩窩囊囊地來、窩窩囊囊地死了的人;心思精細的武松,最后在交戰(zhàn)中落得個斷臂隱居在六和寺;而粗枝大葉、從不計較的魯智深,卻得著了大圓滿的結局。鮑鵬山老師說得好:“靠小心保障不了你的未來,真正能保障你未來的,是大義?!?這里的大義,就是我們對不平的不屈服和不公的包容吧!
在希望遇到的人,希望置身的社會環(huán)境,希望擁有的幸福生活到來之前,請確保自己能夠做到足夠好;要求別人,要求環(huán)境,要求社會之前,首先想一下,自己是否已經(jīng)做到了那些要求。
讓自己像自己想成為的人那樣去生活吧!如果你足夠自信,并且深信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你就會真的步入人生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