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開我的玩笑說:“你的食譜,究竟算什么地方的菜?不南不北不湖不廣,不川不揚?!?/p>
我說:“中國菜嘛?!?/p>
這說的是良心話,我所談的就是中國菜,它包括任何一省,任何一個地方。其實,目前的餐館,雖然標(biāo)榜什么川味、粵菜、湘菜、山西餐廳、真北平等,而所供應(yīng)的菜肴,實在已經(jīng)也是“天下一家”了。竹林餐廳的糖醋魚是北方做法(味并不地道);山西館中也有宮保雞?。缓暇葡袝弦坏揽绝?;以蘇浙口味為名的小吃館,菜單上也有麻婆豆腐。事實如此,我的《談吃》又何嘗不可以發(fā)揚光大地自封“中國菜”呢。
同時,中國菜馳名世界,并未嘗以哪一省作代表,而我們請客時,也不一定會請的一桌子都是某一個地方的老鄉(xiāng)。所以,家庭宴客,配一桌中國菜,也許更會使人滿意,因為那樣至少有一兩樣合他口味的。
現(xiàn)在讓我以千元為度,來設(shè)想一張很豐盛的中國菜的菜單,它是:
四冷盤,可以包括云南的椒麻雞、北平的肉絲拉皮、江蘇的鹽水熗蝦、福建的醬汁青蛤。
四個大菜,是湖南的大燴海參、山東的燕窩奶羹、北平的松鼠黃魚、廣東的蒜子珧柱。
湖北的珍珠丸子和云南的鍋貼烏魚可算作兩道咸點心,因為它們一個是糯米為主,一個是面包為主,具備點心之實。
甜湯冰糖銀耳屬于川湘派,拔絲香蕉純粹北派。
最后大湯“腌篤鮮”是上海口音的叫法,家鄉(xiāng)肉、火腿和鮮肉都可以。
四川泡菜、湖南辣蘿卜干、北方拌豆腐、山西的雪里紅腌黃豆等小菜隨湯而上,以之配飯佐粥,這樣一來,不論是哪省人,都會覺得這位主廚的主婦,是很懂人口味,體貼客人需要的。
這張菜單中說明的山東燕窩奶羹一項,是筆者特別杜撰名稱,它是在會賓樓、悅賓樓等大的山東館中燕菜席里的主菜。做法是把燕窩切成碎丁,成湯勾濃汁,上撒火腿屑,它就代表“燕菜”,不過比清湯官燕省不少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