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增進人際關系
遛狗時,很容易遇到其他狗主人,或是喜歡狗的路人及孩子;而狗主人定期帶寵物去剪指甲、洗澡或是打預防針、給獸醫(yī)檢查,即使原本內(nèi)向、很難跟陌生人交談的主人,也可以很自然地借由寵物開始展開共同的話題,增進人際交往,減少孤獨。
美國就有一部賣座的好萊塢電影《馬利與我》(Marler And Me),男、女主角新婚后,為了怕女主角想要孩子,還沒準備好要當爸爸的男主角接受友人的建議,養(yǎng)了一只叫做馬利的拉布拉多幼犬。好動的馬利長大后,因為不受教(其實是狗主人不會教),力氣又非常大,總是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充分描述了寵物介入人際關系的微妙之處。
9 減少兒童過敏癥,增強免疫力
跟一般家長的想法剛好相反,飼養(yǎng)寵物不但不會造成兒童過敏,反而可以讓免疫系統(tǒng)功能更強壯,輕松應付小病。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如果可以少請病假、少耽誤功課,其實是很劃算的。
另外有一派的說法是養(yǎng)貓的家庭,孩子較少有哮喘。當然,愛狗的學者,似乎也有研究相信養(yǎng)狗的家庭會讓孩子有“免疫治療”的好處,可減少其他過敏反應達四倍;但原本就罹患過敏癥的兒童,卻會因屋內(nèi)有貓而致過敏反應大幅惡化。
10 減少濕疹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由艾普斯坦(Tolly Epstein)博士率領的科學家小組,在《兒科醫(yī)學雜志》(Journal of Paediatrics)上刊登相關研究報告,探討飼養(yǎng)寵物與感染濕疹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對狗過敏的兒童若是養(yǎng)狗,可能會減少罹患濕疹的機率;相反的,養(yǎng)貓則會使對貓過敏的兒童感染濕疹的機率上升。
11 糖尿病友的幫手
寵物可以充當糖尿病患者的“零食鬧鐘”。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寵物狗,可以嗅出主人身體某些化學物質(zhì)的變化情況,并在主人血糖陡降之前發(fā)出警告,讓主人及時補充食物,避免因為血糖過低而休克的危險。
12 減少緊張
寵物狗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等激動情緒,常用于心理治療。在具體醫(yī)療數(shù)據(jù)中,寵物療法可減輕人類一些神經(jīng)性方面的癥狀,如頭痛、失眠等。
13 癌癥研究的功臣
因為貓狗的癌癥與人類極為相似,所以對貓狗癌癥的研究,對于探索人類癌癥治療具有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