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代碼為:430018)
導語:北京合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電力系統(tǒng)內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民營高科技股份制企業(yè)。主要經營范圍是在我國發(fā)電、輸配電以及市政建設、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等領域。2011年合縱科技第二次闖關創(chuàng)業(yè)板IPO,萬事俱備,沒想到卻被北京科銳指認侵權,上市夢碎。所有人認為合縱將從此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沒想到幾年后合縱成功登陸新三板,并再次向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起沖擊。
“當老板是最窮的,別人看表面很光鮮,但是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年過不惑的劉澤剛,在說起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時仍然忍不住一陣唏噓。中關村從不缺乏英雄般的成功史,但更多是在磕絆和跌跌撞撞中倒下。失敗者的不幸換來一聲長嘆,成功者的光鮮倒影出血淚。
破釜沉舟歷經艱險,壯士斷腕渡過專利侵權陰云,合縱科技從IPO失敗到東山再起是一段怎樣的血雨腥風江湖路?
除了老婆孩子,其他的全都抵上了
選擇創(chuàng)業(yè)一是因為劉澤剛從大學就有做中國的松下的夢想,二是他還有實業(yè)報國的報復。1997年,經過8年的經驗積累,劉澤剛覺得創(chuàng)業(yè)的時機已經成熟。同年5月份,他和三個伙伴共同創(chuàng)立了北京合縱科技,主要從事電力設備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
沒想到的是,公司剛成立就遇到了問題。公司成立時,他一個月拿800元工資,給員工發(fā)3000元,因為工資低就留不住人。公司剛開始走的是自主品牌的道路,自己生產電氣設備并出售。因剛成立不被多數人了解,所以用戶難以認同,合同很少。他只能自己不斷地節(jié)省和投錢,“除了老婆孩子,全都抵
上了”。
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和分析,劉澤剛決走貿易聯盟這條路,和國外的一些著名電氣設備品牌合作。通過合作,公司很快借著別人的品牌打入市場。合縱轉型成功,2000年年銷售額近億元,完成原始積累。
專利糾紛:胳膊壞了就自己砍掉
然而公司磨難還沒有結束。2002年合縱從1億元營業(yè)額跌到了6000萬元。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便利,國外的設備廠家直接和用戶聯系增多,做渠道的合縱困難重重。又是一個岔路口,何去何從?劉澤剛咬咬牙再次轉型,從渠道轉型為“技術+渠道”。
轉型技術的合縱從仿造性研發(fā)開始,不斷地進行微創(chuàng)新。微創(chuàng)新的公司,從不缺少爭議,技術專利問題也是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的通病。2007年,合縱在深圳掛牌,注冊資本達8218萬元,但很快合縱又陷入了專利糾紛的漩渦:2010年初,歷經一年多的候審,幾經等待,合縱科技籌備上市時遭科銳狀告專利侵權。本已萬事俱備的合縱,止步創(chuàng)業(yè)板。這對為上市準備了整整三年的劉澤剛來說不啻是當頭一棒。
北京科銳認為:合縱科技生產的“FDS系列故障指示器”中型號為FDS-1A、FDS-2A、FDS-1T等產品的制造方法與其2000年5月18日被授予的“短路故障電流通路的檢測方法及指示器”的發(fā)明專利(專利號為ZL95108848.3)的技術特征基本相同,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而合縱則認為被控侵權產品之技術來源于合法的現有技術,即原北京智能化應用技術研究所的“輸配電網短路故障指示器”的專利技術,不構成侵權。北京市人民法院最終判定合縱停止侵權,賠償科銳37.2萬元。
合縱的四位大股東劉澤剛、韋強、張仁增、何昀均曾在科銳任職。作為科銳的前核心員工,科銳的理念或多或少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在設計中有所參考可能也是人之常情。實際上,在中國專利侵權糾紛十分普遍,就連以掌握核心技術著稱的格力、美的都有專利糾紛。重規(guī)模、輕研發(fā)可以說是所有中國制造企業(yè)的通病。
國內這種專利技術早已是半公開化,劉澤剛沒有想到會遭到科銳這么大的反應。知情人士稱,科銳之所以有如此大反應很可能和科銳原大客戶(山東電力集團物流服務中心)轉投合縱有關。畢竟同行業(yè)之間,搶客戶就是在搶飯碗,商場如戰(zhàn)場,沒有感情可言,永遠是利益擺在第一位。
為了2010年的這次IPO,公司準備了整整三年,傾注了無數的心血。以這樣的方式終結,劉澤剛心里很不是滋味,連續(xù)幾天沒睡好覺,上班的時候眼睛都是紅的。公司的員工經常在早上上班時,看到劉澤剛還在公司的辦公室。而且比專利侵權案本身影響更大的是信任危機。遭到專利侵權事件失去用戶信任的企業(yè)數不勝數,一旦處理不好,客戶會成批的離去,后果不堪設想。一場更大的危機在等著劉澤剛。
沒有找理由,劉澤剛主動提出停止使用存在爭議的專利技術,頂住資金壓力把侵權產品下架。從此劉澤剛堅信,高額的附加值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于是,2010年后合縱加快了專利技術的研發(fā),一年就申請了14項專利。目前合縱已經擁有31項技術專利,處于行業(yè)前列,劉澤剛不僅在跌倒的地方站了起來,還把絆倒自己的坑填平了。
“胳膊壞了,就自己砍掉!疼也要忍住,淚要往肚子里咽”,“只要有客戶的支持,企業(yè)就能有飯吃”。你想要靠這個打死我,我就要靠這個讓你刮目相看,劉澤剛從小喜愛看英雄故事和演義小說,倔強的性格展露無遺。劉澤剛認為,面對專利侵權與其陽奉陰違打擦邊球,不如痛定思痛,把主動權掌握到自己手中。亡羊補牢還不夠,要把防火墻加固再加固。
再闖創(chuàng)業(yè)板 擬籌資約2.44億
2014年,經過幾年的沉淀和努力,劉澤剛堅持研發(fā)技術的策略奏效,環(huán)網柜等產品的銷售已超過原東家科銳,處于行業(yè)領先,競爭優(yōu)勢明顯。劉澤剛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合縱歷經跌宕,不僅擺脫了專利糾紛陰影,而且保留了客戶對自己的信任,并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可以說是轉危為安,因禍得?福。
2015年4月24日,合縱科技等六家公司IPO申請上會。隨后,證監(jiān)會主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審委召開會議討論,并于當晚發(fā)布公告,包括合縱科技在內的六家公司的IPO申請均獲通過。此前,有關人士已經預測,合縱的這次IPO已經十拿九穩(wěn)。果不其然夢想總是在曲折往復中實現,劉澤剛這次終于可以挺直腰桿,揚眉吐氣了。
合縱科技6月10日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后上演頂格一字秒漲停,漲幅44.02%,截止午盤收盤,總計成交54手。無論漲幅還是成交數,都居于新三板上市企業(yè)前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人們對合縱的期待。
有專家認為合縱產品的下游行業(yè)為電力、鐵路、市政建設、房地產以及其他行業(yè),其行業(yè)的景氣度與國民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上述行業(yè)的發(fā)展直接決定輸配電設備制造業(yè)的發(fā)展。隨著國家對電網投資的不斷增加,電網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城鄉(xiāng)電網的進一步改造以及配電設備的升級換代,配電及控制設備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合縱將面臨較長時期的景氣周期。
新電改和“一帶一路”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合縱科技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和機遇。國內電力投資已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一帶一路”將助力電力設備行業(yè)走出去的步伐。如果一切順利,劉澤剛成為中國的松下的夢想未必不能實現。
合縱科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大地三街嘉華大廈12層,辦公室寬敞明亮,劉澤剛閑暇時喜歡站在玻璃窗前俯瞰大地。中關村人來人往匆匆忙忙,一些東西去了,一些東西來了,一些人成功了,一些人失敗了,劉澤剛認為關鍵是面對成敗得失你要懂得要握住什么,放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