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生活是為了學習

守望靈魂:寬恕自己愛自己 作者:[美] 羅納德·胡爾尼克,[美] 瑪麗·胡爾尼克


所有人都在借助外部世界作為一個反饋機制,指導自己走向神圣。

     我和瑪麗自始至終都很珍惜學習的過程。所以,我們能在大學校園里邂逅,隨后又一起創(chuàng)辦USM,其實不足為奇。這么多年我們觀察到一件事情:對某些人來說,限制他們邁入生活中任何一個特定領域的主要障礙在于,他們不會花時間去了解他們想要進入的次元。于我們而言,當下面臨著一個真正的考驗是:生活的節(jié)奏如此之快,要想培養(yǎng)一種有意義的內心探求方法日漸困難,時下,及時享樂、敷衍了事、虛榮膚淺已是常態(tài)。

  在USM,我們營造一種生活是為了學習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點是人在覺醒后,其生活是什么樣子的。遵循這一理念,我們幫助人們了解意識怎樣行駛,因為覺醒就像是一片大海,當一個人了解了整片“海洋”的本質后,他才能在前行時遇見的不熟悉海域中乘風破浪、游刃有余。

  盡管我們都渴望做個有精神的人,但必須記住我們還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的實相中。所以,那些有志于精神成長的人必須考慮到兩套截然不同的背景和技巧——一套運用于精神的實相中,另一套運用于物質世界的實相中。

    所幸,精神地成長不需要你完全拋棄身外之物,做一個超塵脫俗的隱士。事實上,你當前在物質世界中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具體來說,若將精神比作一個磨坊,那么你要學會怎樣將每一天的經(jīng)歷化為填充磨坊的谷物。在精神的氛圍中,每一個想法和作為都是通往精神的機會。

  聯(lián)合國前任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DagHammarskjld)或許說得很對:“在我們這個年代,通往神圣的道路勢必要經(jīng)過塵世間。”誠然,從人類歷史長河中來看,我們似乎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段和事態(tài)。

 生命的目標線

    我們先從在物質世界的學習開始,我們在USM稱之為生命的目標線。在這一實相中,正向的運動如下圖所示:

上面的圖示代表著大多數(shù)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他們眼中的成功是指從消極走向積極。在這條目標線上,衡量得失的參數(shù)是金錢,或許有的還包括無形的資產(chǎn),如人際關系、健康、創(chuàng)造性表達能力等等。因為物質世界自身的本質,目標線上的這些得失狀態(tài)都是外在的,通常別人很容易就能觀察到。其實,通過觀察個人為滿足內心欲望所參與的訓練班次數(shù),再不濟的觀察者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出結論:這種成就代表人類滿足感的最高形式。事實上,這種看法實屬荒謬。人們很少意識到這樣的成功只是暫時性的。仔細琢磨以下的觀點:

 你在物質世界中得到的一切都需要你去堅守住。

 你不能創(chuàng)造出你的精神課程中沒有涉及到的東西。

 當你完成一切時,你最初的那份快樂再也找不到了。

 為了精神地覺醒,你勢必要心甘情愿地上交你之前創(chuàng)造的一切。

    我們想傳遞的觀念是什么?無疑:在生活的目標線上你尋覓不到真正的快樂。盡管你可能會出現(xiàn)幾次短暫的興奮感覺,但你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你在目標線上取得成功后,怎么借助它對你所在的世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我們認識一個世界首富,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考慮怎樣幫助他人。那才是真正的財富,存在于目標線之外的次元里。人生的學習線

    有些人勇于探索超越目標線的領域,邁入一個未知的次元。他們穿越了一個古老的現(xiàn)代之門,門匾上刻著精神的進化。為了穿梭在這片領地上,需要一個截然不同的實相背景或地圖做參考,因為這塊領域的本質只可親身體驗,無法用外在手段丈量。

    精神的進化是在內心展開的。它涉及內心的活動,表面上不易觀察出來。盡管他人可能會透過行為上的某些變化、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看到結果,但外界并不能證實它的成功與否。

    再者,精神的成長與目標線上的收獲絲毫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么一個人越富有,他或她就越有精神;延伸一點來講,億萬富翁會是圣人。其實,這兩個次元是完全獨立的,正如下面的插圖:

為了區(qū)分這兩個背景,我們將精神的進化所在的次元稱為人生的學習線。學習線是指你學習仁愛和憐憫的程度,以及你在精神實相中覺醒的程度,這可以經(jīng)由精神的本質衡量,也就是仁愛。學習線與你是否達到了自己在塵世間設定的目標毫無關聯(lián)。所以,在精神心理學的背景下,透過靈魂之眼審視世界時,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呢?由此誕生了第5條重要的法則:

 

法則5:物質世界的實相是為了精神的進化而存在。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這條法則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問他們地球的本質,你可能會得到這樣的回答:“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是建立在一個星球之上,名為地球。物質實相中有成億個物體,而它只是其中一個。物質實相是唯一的實相。我們的使命是用科學方法研究地球,從而控制大自然的力量。生活是一個奮力拼搏的過程,我們的目標是要存活下來,并盡最大努力獲得成功。越成功越好。”

      然而,從學習線的優(yōu)勢來看,靈魂來到地球上是為了學習,在同一時間存在很多不同的教室。有些靈魂在其中正在學習怎樣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有些在學習有關家庭、界限、責任、社區(qū)等方面的知識。有些在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有些在學習有關于服務和利他主義。有些靈魂完成了所有提供的課程……你也可以認為他們畢業(yè)了。他們超越了對與錯明顯的二元性,集中在一個充滿包容、仁愛和憐憫的地方。在這里,他們已經(jīng)學到了極致。隨處都有精神課程

      一天,我和亨特博士一起走在阿拉莫戈多市區(qū)時,我領會到了“隨處都有精神課程”的真諦。我們去醫(yī)院探望某人,此時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男子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扭曲,我不知道他身體殘疾的本質是什么,所以我為他感到悲痛。

      當我們經(jīng)過他身旁時,亨特博士注意到我的不適,說:“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精神課程。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明白這是他在地球上生活的最后時期。他已經(jīng)學到了可以學習的一切,他現(xiàn)在的身體殘疾是他最后的測試。他只需在余生忍受他的身體狀況,就通過測驗了。他現(xiàn)在真的很快樂,因為他知道這些。這是件很美好的事情?!?/p>

      她說的很對。我同情他是因為我以自己為參照。我想象著如果我遭遇這種變故,會是多可怕。我是以自己在物質世界實相中的標準加以判斷。他的靈魂從這次經(jīng)歷中學到了什么?我未考慮到。而亨特博士在精神層面上觀察他的處境,看到了這個年輕人在學習的課程和他的福祉。

 從精神層面審視一切,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經(jīng)歷的一切都是每個靈魂獨有課程的一部分。無論處境如何,你都要以一個合理的、貫穿學習的視角看待物質世界的實相。

 其實,有一種方法可以評估自己的精神課程進展如何,想想你最近遇到的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局面。然后回想一下若是自己在一年前陷入同樣的境地,你可能會怎樣處理。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改變具有正能量,這意味著你比過去擁有更多的愛和憐憫之情,你的變化是精神成長的一個標志,盡管它是不可量化的。

 例如,USM的一名學生最近告訴我們,多年來,她都在抱怨前夫沒有給他們的女兒交過大學學費,他承諾過卻從未履行。對自己做了無數(shù)次的內心工作之后,她最終解脫了怨恨的羈絆,獲得內心的自由。她去參加女兒的畢業(yè)典禮,與前夫坐在一起,此時的她內心充滿了愛和感激,因為他曾在自己和女兒的生命中起著濃墨重彩的作用。

 最后,她在課堂上對大家說:“我終于不再將前夫視為我怨恨的根源。”釋放內心的煩擾之后,她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轉變,這正是成長的一個標志。她學會了以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事情。

 站在精神的層面上,你會明顯感知到一種覺悟在萌芽。你會發(fā)現(xiàn)地球是學習的一個理想之所,精神的進化在這里悄然上演。你也會發(fā)覺自己存在于塵世間,遇到無數(shù)的場合和處境,是為了給自己提供學習的機會。有了這樣的覺悟之后,你會更加充分地利用好每一次機會走向精神的覺醒。精神沒有對錯與成敗之分,有的只是無限個不斷學習的機會。就像電影《偷天換日》(GroundhogDay)一樣,比爾·默里(BillMurray)每天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切都是昨日的重演,直到他轉變自己的心態(tài)。那時,他的生活也奇跡地改變了。

所有人都被灌輸一種思想:一夢浮生,你帶不走它。“它”指代什么?因為它指代的東西不同,這個句子的對與錯也會相應改變。如果“它”代表房子、車子、生活方式,我們會心有同感。但如果“它”代指在人活著時學到的知識,我們就不敢茍同。

 考慮一下這種可能性:你在學習線上獲得的成就正是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時要帶走的東西,它也代表著你精神的進化。當然,這取決于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是哪一條線。

 我們不理解為什么你不均衡地同時在目標線和學習線上追求你的目標,只要你內心明晰兩者的相對價值和終極價值。事實上,當你以精神心理學的角度審視世界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者存在一個動態(tài)的交互作用,例如,目標線上遇到的挑戰(zhàn)被視為學習線上的機會,甚至是福祉,備受重視并加以合理運用。

 大多數(shù)人可以運用這個訣竅:學會透過學習和目標之眼看待生活。我們?yōu)榱双@得凡塵中的成功練就一身的技能,既可以透過二元性的世俗之眼,也可以選擇通過靈魂之眼……來洞悉人生浮沉內在的完美本質。

    約翰·濟慈(JohnKeats)曾這樣描述這個過程:

 

    依我看,世界是一所學校,創(chuàng)辦之初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們閱讀——人心就是這所學校選用的教材——學會了閱讀的孩子就是這所學校和教材塑造出來的靈魂。為了將一個知識體磨練成一個靈魂,你沒有察覺到一個充滿苦難和痛楚的世界是有多么不可或缺嗎?靈魂在這個地方必然要經(jīng)歷人間百態(tài)、品味酸甜苦辣的百變人生!

 

    我們都是一個個靈魂,為了達成一個精神的目的而降臨在世間,否則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這兒。我們要學會怎樣利用目標線作為一個跳板來獲得在學習線上的成就,而不是將目標線上的成功視為終極目標。

生活在一個癡迷于目標線上成就的世界中,精神的成長是要將更多的關注投放在學習線上。正如亨特博士所說:“我們生活在同時兼具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地球上。無論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兩個世界中都有我們的蹤跡,如此一來,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諸多獨特的境況,以促進精神的成長。我們此時此刻的境遇絕非偶然。只要我們用心感知,就會發(fā)現(xiàn)通往精神的機會無處不在?!?/p>

如果意識到生而為人的目的在于目標線和學習線上的成就,那生活會是怎樣的一幅畫呢?

本章開始時我提到過,我和瑪麗都很珍視學習的過程。所以我們喜歡與有愛心的人打交道也不足為奇,和他們在一起可以強化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價值觀。我們總結了這類人的4個特質:

他們看起來擁有無限的能量。

他們酷愛學習。

他們對自己的所做之事投入了莫大的熱愛和激情。

    他們的源動力并不是來自物質上的成功,而是其他。

和他們在一起可以強化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價值觀,我在生活中多次經(jīng)歷過這種奇妙的時刻,并愿意與君分享最讓我難忘的一次。所以,誠摯地邀請你與我共同坐上時光機,回顧我的往昔,回顧它如何帶我沖出狹隘思想的牢籠,邁入我之前都不知其存在的實相中。尋找水源之旅

我年輕的時候,大部分時光都在佛蒙特州北部度過,我在那里有一棟寬敞的3層樓房。我喜歡在周末與朋友滑雪。夏天,我們就騎山地車、遠足、駕駛飛機等等,有時只是簡單地走進大自然中。

同時,我和父親共同擁有一塊廣袤的、未開發(fā)的土地,足有68英畝。我計劃著有一天在那里建一座我理想中的度假山莊。這片土地有一半種滿了北方松樹,另一半是牧場,租給了一個鄰里,他是奶農。我們收的租金不多,但他所做的極有價值:他耕田種地,終年將土地妥善地打理。

這塊土地沒有的一樣東西是水源。如今,在佛蒙特州的北部,如果你四處往地下鉆孔,你終究會尋到水源。但是,“終究”或許意味著你要向下鉆幾百英尺。鑒于每往下鉆一英尺,成本就高出好多美元,于是當?shù)厝讼敕皆O法地尋找盡可能靠近地面的水源。

一天,我在當?shù)氐奈褰鸬晗蛞晃皇烊苏f起我的困境,他建議我請教霍利·格雷斯利特(HollyGreenslit)。他坦言霍利人很古怪,但向我保證這個家伙可以借分叉的金縷梅枝條找到水源。顯然,盡管從未在紐約城的市區(qū)聽聞過這等奇異之事,但在農村中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霍利名氣很旺,因為他不僅僅能定位出水源,還可以探測出水深、水量和水流的方向,甚至能檢測水質,是否可飲用或受到污染。

我的思維頓時陷入混沌中。以前,我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務實的、科研型的人,我也為自己具有一個開拓性的思想頗感自豪。但是,我對超心理學也很感興趣不是?

不過話說回來,用一根分叉的枝丫就能找到水源?這不是民間傳說那一類的嗎?我花出去的錢會不會就此付之東流,沒有用到刀刃上呢?不過,我必須承認這個想法對我很有吸引力。我的一個優(yōu)點就是充分意識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好吧,我告訴自己。我要去!我就將它視為一項實驗,看看到底會發(fā)生什么。 

霍利住在沃倫小鎮(zhèn)附近的一個拖車里。他沒車,也沒電話,徒步或騎一輛普通單車四處旅行。所以,如果你想與霍利見面,只有來到拖車這里,和他當面談,我就是這樣做的。

他很矮,約莫60歲左右,大半生都出沒在佛蒙特州的森林里,是一個伐木工人。他少言寡語,臉上有種異于常人的神情:他的眼睛和嘴巴看起來遙相呼應。純粹根據(jù)外形來看的話,他貧困潦倒,然而整個人神采飛揚、精神抖擻。他好像是個有秘密的人,但他自己尚且不知,而且他一笑,你的所有猜測都會煙消云散、不攻自破。一見面,我便對他產(chǎn)生好感。

我向他解釋我的情況,以及土地的位置,并問他是否愿意過去,他說:“當然可以。”我不愧成長在紐約的文化氛圍中,聊了幾句過后,就轉到收費問題上。

     “你想給我多少就給我多少。”這是他的原話。

     “你什么時候可以過去?”

     “我現(xiàn)在就有時間?!?/p>

      于是乎,我們一起爬到我的四輪驅動車中,驅車離開了。當我們來到那片土地上時,霍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進樹林中,從樹上折下一根分叉的枝丫。他問過我想在土地的何處尋找水源后,就開始行動了。他拿著樹枝,與地面保持平行,沿著我圈出的區(qū)域縱向行走。在好幾個地方,樹枝的一端猛然下垂。他讓我在這些地方插下一個小木樁以作標記。

    當霍利完成后,我們重新來到每一個標記的地方。準備好他的樹枝后,霍利開始默默地問自己一連串的問題。他向我說出答案,并讓我寫下來。

    后來,我們檢視了這些數(shù)據(jù),挑選出一個地點。對我而言,這個位置與方圓百里內的任何地方毫無差異,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是這樣。我們之所以選定這個地點是因為它位于這片土地斜坡上的制高點,是建筑房屋的最佳位置?;衾A測,這個地方存在一個合適的水源,離地面只有11英尺。

什么?11英尺?考慮到之前好幾位水井鉆工估測:要想挖到優(yōu)質的水源,至少需要往下鉆200英尺,他的預測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如果預測準確的話,這意味著根本不需要鉆機,因為普通的鏟土機就可以挖到11英尺深。

    我開車將霍利送回家,當面感謝他,并給他一些錢作為回報,他很感激。之后,我尋思著下一步該怎么做。我很想相信他。但是11英尺處就有優(yōu)質水源,靠譜嗎?這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我考慮了好幾天,然后才決定我該怎么做。我的頭腦中住著一位思維靈活、成熟睿智的科學家,而我的心里卻住著一位天真爛漫、孩子氣十足的神秘主義者,最終,科學家手舉白旗。既然挖土機不是很貴,找一名操作工干上幾個小時也花不了多少錢,為何不試一試呢?我為自己的決定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緣由。說到底,這就是一次實驗研究,如果沒有任何成效的話,至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樂趣。

所以幾天后,一輛扎眼的黃色鏟土機出現(xiàn)在這塊土地上,隆隆作響。此前霍利建議過我機器要從哪個方位推進來,避免壓壞他斷言的地下水脈。我向操作工解釋我想在哪里動工。

“你和霍利聊過了?”操作工問。

    “是的。”我紅著臉扯出一個微笑。“你有沒有在他的預測之下挖過很多坑?”

    “有過,”他用佛蒙特州特有的客觀語氣說。“很多時候,霍利的預估是對的?!比缓笏D過去繼續(xù)挖坑,若無其事的神情就像去點雞肉沙拉三明治。我頓時愛上了佛蒙特州人。

     我們向下挖坑。每鏟除一堆泥土,我的心情就越興奮。當我們挖了10英尺,準備將鏟子繼續(xù)猛刺地面時,我做好心理準備,等待著出現(xiàn)一個泉眼汩汩地流出水,就像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National Park)的老實泉( Old  Faithful)。

      可惜這一場景沒有如期而至??吹降闹皇且欢↑c的水跡滲入坑底。

     “你的水來嘍,”司機說,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這簡單的一句話有何不妥。于我而言,他的話猶如在薩特的磨坊里首次發(fā)現(xiàn)金塊時的尖叫聲。

      但是,本應該出現(xiàn)噴涌而出的畫面,眼前卻只是一股細流。我難以置信地呆望著,內心的批判家在冷嘲熱諷:就這樣?這就是我們等待的結果?這些水只夠浮起一只蚊子。

       操作工打斷了我內心正上演的一出話劇,問我什么時候返工。我不知他是什么意思,告訴他等我與霍利詳談這一情況時再聯(lián)系他。他建議說他在這期間把坑埋上一半,防止到時候坑里都是水。我抑制住自己想要笑趴下的沖動。在我看來,以目前水流的速度,要想坑里充滿水,估計需要10年時間。不過我還是同意了,隨后他開始埋坑。

      我以最快速度來到霍利住處,但他不在家。我異常興奮的心情不容我坐等他的出現(xiàn),于是我四處找他。最后我在小鎮(zhèn)外1英里的地方發(fā)現(xiàn)他的身影,他站在路邊,身旁是他的自行車,手里拿著一把鐮刀。他正忙著割草,這些野草總是在盛夏時分瘋長,蔓延至佛蒙特州的鄉(xiāng)間小道。

     “霍利,你好。你在做什么?”

     “我在交稅?!彼卮?。

     “什么?”我笑著問?!罢f真的,你怎么在這兒割草?。俊?/p>

     “這是我交稅的方式。我沒有很多錢,所以我承諾將鎮(zhèn)上路兩旁1英里內的雜草清除干凈,作為我納稅的方式?!?/p>

      我的腦海中頓時浮現(xiàn)這一景象:如果在曼哈頓的深冬,一伙人以鏟雪代替交稅會是怎樣的一副畫面,不過我旋即掐斷這一念頭。我興奮不已地向霍利講述剛才發(fā)生的事情,請教他下一步該怎么做。

      他拄著鐮刀,就像是幾百年前的人會出現(xiàn)的動作,但如今很少見到?!凹热晃覀冎懒四抢镉兴阈枰獪蕚湟桓?5或16英尺長,3英尺寬的鋁制水管,配上一個混凝土管帽,還有3個煤渣塊,一些碎石塊。你還要準備一個小型手壓泵,一根15英尺的管子可以連在上面。”

      他邊說我邊狂亂地記下?!耙坏┠銣蕚浜眠@些東西,你還要用鏟土機挖那個坑,以便你可以把水管的一端插進坑里。你的水井就完成了?!?/p>

    我當時沒有意識到我已經(jīng)邁入探測術的領域,一個奇妙又未知的世界。如何在一個水坑上安裝一口井與找到水源同等重要。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好多。

    霍利告訴我,先在坑里放上碎石塊,以便讓地下水暢通無阻地流出來。然后放入3個煤渣塊,讓其中的空隙與地面保持水平,這樣的話水就可以穿過它們。一旦放平,它們便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水管就像一根巨型的鋁制雪茄煙可以搭在上面。如果沒有這些碎石和煤渣塊,水管本身的重量很快就會阻塞地下水流,而如今,水流就會“適應”從水管流出來。真神奇!

    幾天后,在霍利的監(jiān)察之下,我們安上了水管,它高出地面大約6英尺,所以我們讓操作工用挖出的泥土建一個土堆,這樣我們可以站在上面。管帽的高度位于腰部。

    我向下看著水坑,什么動靜也沒有?;衾煊X到我的疑慮,只說了句:“好了,不用管它了,明天我們再過來,取一些水樣送到大學里檢測水質——看看是否適合飲用。”

    第二天我們回到這里,霍利幫我掀開沉重的混凝土管蓋,看看水管里面的情況。我目瞪口呆!管里的水離管蓋只有6英尺。也就是說,3英尺寬的水管里水位達到了9英尺。我站在那里默想著怎么會如此神奇,原先的驚訝轉變?yōu)檎鸷?,隨后是敬畏!而且,水質測試的結果如同霍利預測的那樣,水是可飲用的,是極好的飲用水。無限的可能性

    那年夏天,我與霍利在一起的時間很多。我們達成一個協(xié)議:他教我探測術,假定我有這個能力,作為回報,他去探測時,我會開車接送他。

    意想不到的是我確實具有這個能力,霍利沒有食言,他教我如何去做。每當他接到探測的活時,我就開車送他到工作地點。剛開始的時候,他讓我探測,他則標記我的探測結果。然后他在我后面逐一察看。有一件事情讓我感到極其挫?。杭幢阄覍W會了探測,我做錯標記的次數(shù)與我標記對的次數(shù)一樣多。霍利安慰說我只是缺少練習。

    我清晰地記得有一天我做的所有探測標記都是錯的?;衾麤_我微微笑了一下,說:“人們常常告訴你,想要擅長做一件事情,你所需要的只是天賦。這是不對的。天賦只是第一步。許多有天賦的人并不擅長運用它。如果你真想精通某事,你必須要勤加練習,獲得經(jīng)驗,施展你的天賦。你練習的次數(shù)越多,你做的標記就會越準確。我做探測這一行已經(jīng)有40個年頭了,我也不是每次都百分百地探測成功?!?/p>

然后他說了一番不尋常的話:“探測這項工作你可以追蹤并估量你進展如何,這也是你一直在做的事情。你的心情隨著探測結果的好壞而變化,就像今天。但是,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無法測量的。我們在探測時,你怎樣衡量這種經(jīng)歷的優(yōu)劣?你怎樣衡量落日余暉的美景?即便你想到一種方法,那得到的測量結果能比你的親身體驗更有價值嗎?如果你少衡量,多體會,你總有一天會漸入佳境的?!?/p>

    我從未忘記過霍利傳授給我的這一則至理名言,透過靈魂之眼審視世界的下一條法則也源于此:

 

法則6:精神的凈化(成長)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

 

除了從霍利老師那里學習探測知識,我還大量閱讀相關材料??赐晡夷苷业降乃匈Y料之后,我推測探測師使用的“魔法棒”(探測棒)只是在他們運用第六感或直覺的判斷力時,起到一種心理暗示罷了。我向霍利解釋,他的探測能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探測水源。

    霍利和我一樣思維很活躍,我們一起研究出一個方法幫他排查割草機的故障,因為他賺錢的一個途徑就是修割草機。我建議他在分析機器故障時,試探性地敲敲打打一下,而不是直接檢測它們。理論上來講,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他檢修的時間。如果沒有成效的話,那就沒道理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喜歡和霍利一起去森林里。他頭腦里累積了無數(shù)的關于森林的知識。他對菌菇類、樹根、樹皮了如指掌。他知道哪種植物可以食用,哪種不可以,哪種可以用來泡什么功效的茶。我最喜歡的是用櫻桃樹皮泡制成的茶。它好像沒有什么實用功效或是藥用價值,但是我喜歡它的味道。

    等到霍利從內心深處開始接納、信任我之后,他說:“跟我一起到拖車后面。我給你看樣東西?!蓖宪嚭竺媸且黄瑯淞?,他多次在那里教我練習探測技巧,方圓幾百英尺的地方我們都已經(jīng)探測過了,知道每一處水源所在的位置。

   “仔細看這個,”他鄭重其事地說,并開始往前走,眼睛緊閉,手臂張開,像在擁抱一個無形的人,只不過他的手心是向下的。當他走到一個有地下水源的位置,他的手開始激烈地顫抖著?!捌鋵嵨腋静恍枰獦渲?,”他坦言,“但是,如果不用樹枝的話,我發(fā)覺別人會緊張不安的?!?/p>

    我和霍利在一起的時候,他教會我很多探測術,包括學習如何在一塊土地上尋找水源,如何挖坑準備造井,如何讓水持續(xù)不斷地流向井里面,如何探測其它東西。

到目前為止,探測術大部分只是目標線上的活動,本應該可以見好就收,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從長遠來看,它竟是我學習線上的課程。我逐漸明白一個人在物質財富貧乏的時候也可以很幸福。我學習如何待在森林里,如何欣賞大自然,這是在紐約城里長大的我從未想象過的。在學習新事物的同時,比如檢測割草機故障,我感到持續(xù)不斷的快樂和驚奇充盈我心。最為重要的是,我理解了保持開放心境的重要性,并心甘情愿地拋開原本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模式。我明白了為探索我從沒涉足過的未知世界——甚至意識到可能存在新的感官,正如探測的能力——愿意拋卻自以為明了的東西是至關重要的。

    我敬愛霍利,盡管他去世了好多年,我至今仍珍視他傳授給我的知識?;蛟S他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人的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明日的機會建立在今日的經(jīng)歷之上,而明日我會更加珍視今日的機會,因為明日的我不再是今日的這個我。所以,我們的第7條法則是:

 

法則7:人的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

 

    時刻謹記、遵循這條法則,那么人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名智者、一位有愛的人,假定你能利用今日的經(jīng)歷學會憐憫和仁愛。你要有這種覺悟:我們每一天都有無數(shù)次的學習機會——如果你能足夠聰明將日常事件視為學習機會的話。

    對于霍利而言,每一件事情都是全新的探索之旅。在我?guī)椭麑W會如何檢測割草機的故障之后,每次我們聚在一起時他都會先問我最近看了哪些資料。我發(fā)覺我們之間有個共同點:強烈的學習欲望,以及不讓先入之見或成見束縛我們探索的腳步。

如果我們本著學習和成長的目的,那么我們要將自己視為初學者,并質疑我們一切先入為主的觀念。為了學習新事物,我們有必要承認自己知識的匱乏,因為只有意識到自己的知識有限,我們才有機會學習新事物。越是圍繞學習線生活,我們越能悟出靈魂的目的,也會感受到更多的祥和與仁愛——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

需要記下并深思的句子:

在我的一生中,目標線包括……

在我的一生中,學習線包括……

如果物質世界是為精神的進化而存在,那么……

如果人的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那么……

如果終極目標不是目標線上的成就,那么……

可以讓我進入學習線的一個機會是……

盡可能地重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