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序

梁冬說莊子《人間世》 作者:梁冬 著


  “人間世”是一個很有趣的劇場


  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人間世》?

  “人間世”是什么呢?其實,人間世是一個很有趣的劇場,不停上演著一出出很復雜的劇情,總是在反轉,而我們有幸都是活在這里面的演員。

  年青時,如果我讀過《人間世》的第一個故事,那就好了。想當年,我懷著一顆特別熱情的心加入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作為一個空降的VP(副總裁),對傳媒有理想,心懷天下,覺得自己想做點兒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動機很單純,不為名--為名的話,還不如在鳳凰衛(wèi)視;不為利--起碼當時看不出來能有多少錢,只是直覺地認為有一個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于是就去了。結果,我在職場里心力交瘁。

  一開始,我還總覺得是別人的錯。經(jīng)過十年的沉淀之后,我終于意識到,這全是自己的問題。所以,今天如果我再有機會去任何一家公司打工的話,我可能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那么容易讓別人傷到自己,還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得比較善巧方便(隨順機宜而施設的巧妙智用),與別人方便的同時,也給自己方便,在不作、不痛苦、不憤怒、不抱怨的情況下,緩緩地把事情做成。

  讀完《莊子》,我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都被某種奇奇怪怪的方式扔到某個時空里,其中最大的時空就是“從娘胎里被扔出來的那一刻直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刻”。

  其實,在這個大時空里面還有很多小時空。比如,我們大概平均三到五年就有一次新的變化-工作單位變了,有時候還會到一個新的城市;會進入一個新的家庭--從原生家庭進入和自己的配偶共同組建的家庭。之后,你還可能加入不同的社群組織,比如一些微信群、論壇,等等。其實就是被丟進了一個個新的小時空中。

  時空對于我們來說,體現(xiàn)的是人和人的互動,而我們很難真正理解時空對我們的影響。所以,我們常常說,最大的快樂莫過于旁邊的人讓你舒服,最大的痛苦也莫過于旁邊的人讓你痛苦。


  你與人溝通的模式,決定了你生存的環(huán)境


  在人間世里,當我們一次次被扔進不同的時空之后,如果心智模式和溝通模式?jīng)]有改變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正一遍一遍地落入同一個族群--小時空當中。你以為去了一個新團體,結果卻總是到了一個舊朋友圈。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在別的朋友圈里折磨過你的人,在新的朋友圈里面又會有一個差不多的人以類似的方式折磨你;你在別的朋友圈里喜歡的人,在新的群里還是找這樣的人去喜歡--老出現(xiàn)這種事就怪不得別人了。

  這其實就是,你的心智模式、你與人溝通的模式,決定了你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以為環(huán)境影響著我們,其實環(huán)境都差不多,我們一直都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所看到的環(huán)境。

  在同一個環(huán)境、同一個群落里面,總有一些人活得很快樂,總有一些人活得很郁悶。這只能說明,外在環(huán)境好像是變化的,其實是虛幻的,只有我們內(nèi)在的那一顆與別人相處的心,才決定了外在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現(xiàn)在,大家都在講陽明心學,陽明心學的核心就是,世界因你而變,這句話展開來講就是,世界因你的心智模式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子。

  一個人情商的高低,本質上就是他能否隨時切換自己看世界的角度。而這種能力是可以經(jīng)由覺察和訓練來獲得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芟裼柧毼覀兊募∪饽菢?,訓練我們以不同視角看世界的能力呢?/p>


  任何世道都很艱難,人心都很叵測

  任何世道都很艱難,人心都很叵測,自有其險惡的一面,在承認這種無常的前提下,我們?nèi)绾蝸碛柧毑⒔嬜约旱男闹悄J?,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p>

  我們可以先做一個訓練,把自己內(nèi)心特別不喜歡的人的名字列出來,然后捫心自問:“他們真的有那么討厭嗎?”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在心里都有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妒忌的人和羨慕的人。然后,你還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自己在內(nèi)心里覺得如果還有一些人活得不那么好,或者他們的身上突然出問題的時候,會隱隱地產(chǎn)生連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認的小幸福感?

  你不需要告訴任何人上述想法,只需要問自己是否承認。如果你承認自己有一些陰暗的心理,那么別人為什么不能有?

  你再捫心自問第二個問題:“自己還算是個好人嗎?”

  于是,這兩個問題就形成很有趣的邏輯,大部分人覺得自己是好人而“橫行于世”的時候,為什么都覺得自己屢屢受挫?因為我們對自己不誠實,我們有意無意活在了自我的暗示中--“我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我是個好人”。

  認為自己“我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我是個好人”,這其實是我慢。但是,關起門來想一想,我們又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有很多陰暗的心理,甚至還有很多對自己的不滿,只是我們不愿意去討論、不愿意去面對、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承認。

  所以,生活中大部分問題的本質都是對自己“我是個好人,但我很多時候也不是好人”這個矛盾心理的不接受。

  一個不愿意承認自己存在我慢的人,后果一定是比較嚴重的。而一旦開始接受“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時,你就能夠瞬間理解別人也是這樣的,心里就好受多了,慢慢也就活得比較海闊天空。

  做好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他不甘心僅僅做個好人。他很想獲得那些“壞人”得到的東西,但他又不能接受自己用壞人的方法獲得這一切。然后,一旦別人用這個方法對他,他又心生不解,甚至怨恨。

  從表面上看是好壞的問題,其實是能力的問題。本質上,所有哭泣、悲傷、憤怒或者其他簡單的情緒表達,都是對自己能力不足的遺憾和怨恨,對自己無能的痛苦,但又不能表現(xiàn)出來自己無能,也不能告訴別人自己無能,這幾種情緒往往一交雜,就以一種很粗暴的形式表達出來。


  “沒看到人間險惡的一面”“看到人間險惡的一面”“根本不知道人間有沒有險惡”


  讀完《人間世》,我有一個直接的感觸:這個人間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沒看到人間險惡的一面;

  第二種人,看到人間險惡的一面;

  第三種人,根本不知道人間有沒有險惡。

  以上三種人在人世間分別會遇到什么麻煩呢?我覺得,麻煩甚至危險主要體現(xiàn)在各種人際關系--職場關系、親密關系、朋友關系等各種人際關系中。比如,職場關系。在職場中,為什么總有一些人覺得自己被人背后捅了一刀?其實是被嫉妒了。

  嫉妒是人性惡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嫉妒是什么呢?嫉妒就是特別不希望你好,你好了之后我很生氣,所以我想方設法讓你沒有那么好--嫉妒是用來喂養(yǎng)“覺得自己好”這種感覺的食物。

  人性里面的嫉妒感是如此強烈,而且如此普遍。無人沒有,無處不在。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對于別人可能會對我們產(chǎn)生這種嫉妒的恨要保持理解。不是防范,而是理解,非常非常理解。如果我們理解了別人對自己這種感受時,就會采取一種很謙卑的方式,這樣大家都舒服。如果不理解,一次又一次越努力地去表現(xiàn)你的好,就會被別人捅越多的刀。

  你每次表現(xiàn)好,都是被人捅刀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漂亮女孩總是命運多舛、風言風語比較多的原因。莊子教導我們,只知道世界有漂亮而不知道別人覺得你漂亮是一件罪惡的事情,就是在讓自己漂亮的同時,播下了仇恨的種子,你用你的好來襯托別人的壞,就是做了一個惡,這種惡其實就是造業(yè)。當然,這個好或漂亮是一種指代,包括你的智商、錢財、美麗、善良、好的口碑等一切成功。

  我覺得,那些懂得在適當?shù)臅r候逃跑的人,其實是善良的,因為他們沒有讓你有時間、有機會對他們作惡。也就是說,他們用自己的智慧避免了你可能多增添一層罪惡。

  禪宗有一個公案:一個和尚知道有人要殺他,但是,殺和尚是一個很深很深的罪孽,于是和尚為了避免別人再多添一層惡,就搬塊石頭,“啪”的一聲把自己砸死了?;钤谌耸篱g,我們不需要那么壯烈,盡自己所能不要給別人留下作惡的機會即可。

  一些人不僅僅自己被捅,還給別人留下作惡的機會,這其實也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己。

  歸根到底,在人世間不管怎么折騰,僅僅做個好人很危險,僅僅做個有心機的人也很危險,僅僅做個沒有覺察的人,還很危險。

  于是問題就來了,如何才能不顯得那么好?其實這可能是個偽命題。

  真正顯得不那么聰明的人,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他見過比自己聰明太多倍的人。他已知的“海岸線”越長,對無知的“海洋”的了解就越深,所以他會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出一種謙卑感。以我自己為例,我特別喜歡做室內(nèi)空間設計,正安的很多室內(nèi)設計都是我做的。但是自從我認識了兩位設計大師之后,就再也不敢在他們面前展示我的設計了。

  我看到的那些比較接近得道的人,他們總是表現(xiàn)出不那么好的樣子,體現(xiàn)出他們和光同塵的一面,甚至有意地體現(xiàn)出自己的缺點。

  記得第一次見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時候,我有一點兒不自然--雖然我也見過很多智者。然后,他就跟我分享了他頭疼的經(jīng)歷,還問我中醫(yī)有什么辦法處理這件事情。后來我才明白,他是有多么大的慈悲啊!他什么樣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沒見過?他的弟子里面就有很多頂級的醫(yī)療專家,但他為什么要和我談這個話題呢?實際上,他只是要讓我在那一剎那間感受到他并沒有那么高高在上,他用這種方式來證明他也是一個凡人。

  成熟懂事的大人都知道蹲下來和孩子聊天。孩子在用各種方法騙你的時候,你還配合他讓他來騙你,這就是慈悲,這就是智慧。所以,慈悲跟智慧永遠都是并行的,真正的慈悲一定是有智慧的。真正的智慧也一定自然長著慈悲的心,這就是“智悲雙蘊”。

  在人世間,我愿我們每個人都活成一個慈悲跟智慧永遠并行的凡人。

  從本質上來說,《人間世》講了三種情況:好人該如何入世,壞人該如何入世,以及不知道自己好壞的人該如何入世,與這個世界優(yōu)雅相處。

  梁同學的私房筆記,必有各種不究竟,懇請斧正。

  梁冬(太安)

  2017丁酉年秋于自在喜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