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施“866”工程的成效(9)

邊陲明珠 作者:鵬鳴


女縣長張長英說:

——老寨是羅平縣最窮的舊屋基彝族鄉(xiāng)里最窮的村,因路不通,他們的生姜油菜籽賣不起價,豬也只能賣小的,大的背不動出不去。因是喀斯特地貌,無土無沙,炸石成路,那路面石塊如刀鋒般鋒利,曾不止一次割破汽車輪胎。實施“866"工程,多方籌資,其中縣市政工程公司老總李建樞以每公里20萬元的成本價接下工程,并以最后每公里16萬元結(jié)算,實施“以工代捐”60萬元。

現(xiàn)在老寨的13個自然村都有了公路。投資近600萬元的幾十公里水泥路,被村民們稱為“致富路”、“發(fā)展路”。

師宗縣縣長徐宏波是個實干家,說的很少,但干得很多很實。他向我們介紹說:

——在師宗縣丹鳳鎮(zhèn)阿梅者村,為修路,不僅村中男女老少起早摸黑地干,而且凡外出務(wù)工者,戶戶都有捐款。路通了,村子漂亮了,村風民俗也隨之改變了,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開始養(yǎng)成.

43歲的范應(yīng)紅,甚至在自家寬大的庭院內(nèi),修了個標準的籃球場,說:“免得孩子在別處打球,到吃飯時還要跑去喊,現(xiàn)在在家門口由他打好了,還有,村里人也可以來打?!?/p>

貧困小山村的一位農(nóng)民居然修個籃球場在庭院里,雖極個別,但,其負載的東西,卻千言萬語也難以說清。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朱德光說:

——在國家級貧困縣會澤,滇北工貿(mào)公司總經(jīng)理陳本和,捐資100萬元和5000噸水泥,幫助者海鎮(zhèn)油房村修鄉(xiāng)村公路。他多年來,已幫扶家鄉(xiāng)近千萬元,這位從大山走出的民營企業(yè)家說:“‘866’工程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我們民營企業(yè)義不容辭?!?/p>

也是在會澤烏蒙山主峰的大海鄉(xiāng),李家埡口村五六百男女老少全部出動,冒著綿綿細雨搶修進村水泥路,黃昏了,干部勸大家回去吃飯,村民們說:“你們不走,我們也不走!”多次勸說都是這句話,硬是用手電筒、汽車燈照著干到深夜。

在全縣4126個村民小組、競有2157個不通驛道和公路的會澤,路的故事挺多。

在大海鄉(xiāng)的又一個筑路工地上,有天書記陳國寶問一個揮汗干活的年輕人:“小伙子,家里建得怎么樣?”眾人“轟”地笑開了,陳書記不明白怎么回事,問大家“笑什么!”大家告訴他:“他是市文化館下派掛職的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叫董念?!眮頃r白白凈凈的城里干部,現(xiàn)在跟村民一個模樣,讓書記都分辨不出來。“866”工程,將城里干部與鄉(xiāng)下農(nóng)民融為一體了。

路,就是這樣修出來的!

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