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上海方面的海圻、海琛二艦來到江陰要塞。可是,所剩的4艘軍艦并沒有正面迎敵,而是“奉命”沉艦堵江……官兵聽后,再度聲淚俱下。
至此,中國軍艦在江陰要塞上的艦艇或負傷擱淺,或調(diào)離遠走,而多數(shù)是被自毀沉于江中……歐陽景修是海容艦艦長,在數(shù)十年后回憶這段經(jīng)歷時痛苦不堪道:“我在艦上服務多年,諳于航行及水上作戰(zhàn)生活,平生主要志向,愿展我一技之長為國效勞,但目睹當時我海軍艦艇全部毀沉于江底,失去作戰(zhàn)武器,使我原有理想趨于幻滅,且當時我年事已高。因此從江陰要塞下來后,便申請退休。數(shù)十年海軍生涯,便從此嗚呼哀哉也!”
嗚呼哀哉的何止歐陽先生一人!更可悲的是,數(shù)千艦隊官兵,在無武器可握、無艦艇立足之后,許多人徒步到南京,以求上司安置后路,哪知尚未進入南京城門,卻被進攻南京的日軍趕在前面,于是這些無家可歸的中國海軍官兵,成了日軍屠刀下第一批被砍頭的中國人……
軍艦沒了,要塞還在。日軍便開始用他們的艦船進攻江陰要塞,企圖沖破我方的防守。10月1日拂曉,敵派遣部隊駐上海的海軍第24分隊3艘驅(qū)逐艦逆水上行,試探我方防守能力。烏山炮臺我方官兵隨即發(fā)現(xiàn)敵情,炮臺副臺長陳秉清下令各炮臺開炮迎敵,4尊大炮同時瞄準來犯之敵,其中1尊因炮臺沒有鞏固,結(jié)果一震便自行倒塌了,所幸官兵沒有傷亡,不過也夠丟臉的了。其余3尊大炮齊發(fā),除1炮未命中敵艦外,有2炮擊中敵艦之一,那日艦頓時艦身傾斜,硝煙彌漫。另兩艘敵艦見此情形,夾著尾巴溜之大吉。
11月中旬,正當中國海軍官兵斗志昂揚,準備再迎來犯之敵,拼死一戰(zhàn)之時,江防司令部突然接南京方面的軍政部來電:“暫守江陰候令撤退,中正?!笔Y介石的命令剛下,軍政部的具體指令又來:“將新炮準備拆到后方安裝,鐵駁一到即行起運,應欽?!笔裁匆馑??就是命令江陰要塞那些新安裝的德國大炮拆掉,準備起運到其他地方。
什么?不要江陰要塞了?不在這兒打日本鬼子了?讓他們在長江上直沖南京去了?南京方面的指令一傳達,要塞上的官兵全給弄糊涂了:這是打什么仗嘛!
我們不干!為什么不打就撤?老蔣他想干啥?讓我們當炮灰?不干!我們就是死也要與江陰要塞同死!要塞幾千官兵憤然不從。
要塞許康司令無奈向南京匯報此情:怎么辦呢?
南京方面默然。幾天后,軍政部又來電,這回內(nèi)容全變了:“固守江陰,中正?!庇质鞘Y介石簽署的。
搞什么名堂!一國之君,才幾天就全變了!要塞官兵雖然等到了好消息,但想想堂堂中國,最高統(tǒng)帥竟然在戰(zhàn)斗關鍵時刻,下了兩道完全不同的命令,實在令人心酸和不可思議。上峰回應是:英、美、法、蘇同情我與日軍作戰(zhàn),并予協(xié)助,故我們重樹力量。
原來如此。老蔣從國際上獲得了底氣呵!
“死守江陰,中正。”要塞又緊接南京來電。
官兵們聽后,哭笑不得。幾天之中,他們連續(xù)接到最高統(tǒng)帥三份“撤”、“固守”、“死守”的不同命令,打還是不打?真打還是假打?打打松松?還是松松打打?
誰也弄不懂。弄不懂能不輸嗎?
“媽的,反正輸贏都是他‘蔣該死’的。”官兵們開始罵娘了。這樣的軍心能擋得了如虎如狼、志在必得的日軍嗎?
其實,這段時期身為中國最高統(tǒng)帥的“蔣該死”也夠可憐的,他原來想借淞滬之戰(zhàn)引起國際上幾個大國的支持,從而與日本坐下來“商議”維持七七事變前的現(xiàn)狀,可是人家?guī)讉€大國各有各的打算,況且這個時候他們都在忙著自己的事——希特勒方面正在抓緊對歐洲鄰國虎視眈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更大的戰(zhàn)役盡在瞬間爆發(fā),顧得了你中國嗎?
日本大本營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更無顧忌地把目標盯在滅你首都南京之上。
地面部隊的進攻比江面上的要順利得多,松井石根的部隊不僅順利地踏平蘇州、常熟一帶防線,而且也很快收拾了無錫之中國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