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孤城哀鳴(8)

南京大屠殺全紀實 作者:何建明


同日,牛首山方面五十八師與敵激戰(zhàn)竟日,因八十八師派出之右側支隊過早撤退,敵軍一部進占大勝關,且有沿江北犯模樣。我五十八師陣地形成孤立,入晚下令撤退,與五十一師連合擔任雙澗鎮(zhèn)至宋家凹守備(在八十八師右翼延伸線上)。

12月10日:

敵向雨花臺、通濟門、光華門、紫金山第三峰同時攻擊,戰(zhàn)斗較九日為激烈,光華門復被敵突破二次,但沖入城內之敵百余人,悉被殲滅。比以一五六師增援通濟門及光華門之城垣守備,一面于城內趕筑工事,并以一五九師控制明故宮附近,策應一五六師作戰(zhàn),另以新由鎮(zhèn)江撤退回京之一○三師任中山門附近城垣守備,歸桂總隊長指揮。是夜,一五六師選敢死隊墜城,將潛伏城門洞內之少數敵軍焚斃,將盤踞通光營房之敵殲滅,光華門及通濟門方面遂得轉危為安。但雨花臺八十八師陣地右翼稍形動搖,失去陣地前要點三數處。至第二軍團方面,本日情況稍緩,不甚緊急。惟該軍團四十一師以攻擊孟塘方面受挫,正撤退收容中。

12月11日:

敵以主力一面向紫金山、雨花臺攻擊,同時以一部攻占楊坊山及銀孔山,并以一部由大勝關渡江至江心洲,向我七十四軍右側背射擊。至午后二時,我八十八師雨花臺右翼陣地為敵突破,中華門城門亦被炮擊毀,有少數敵軍突入,但被殲滅。我第二軍團因銀孔山失守,與城內聯(lián)絡已斷,午后戰(zhàn)況不明。是夜,令八十八師縮短陣線,固守城外主要陣地,右與七十四軍、左與八十七師密切聯(lián)系,其城垣防務(除中華門、雨花臺附近外)由一五六師及七十四軍分擔。原擬將六十六軍或八十三軍諸部隊轉移攻勢,但考慮各部隊疲憊已甚,無此力量。至一一二師、一○三師因新自鎮(zhèn)江方面撤回,其疲勞則過之……

在敵我激戰(zhàn)時刻,中日雙方都有自己的每日“軍事報告”,這些“軍事報告”在戰(zhàn)后的1938年相繼被公開。有關日軍進攻南京的“每日軍事報告”是在1938年2月出版的《日本國際畫報》上刊登出來的,現在南京市檔案館里已能查到這些資料。在此摘錄南京遭日軍大屠殺的前幾天的日軍“軍事報告”,可以一窺敵我雙方對當時軍事的不同記錄——顯而易見,這些軍情資料十分可貴。12月7日:

進攻南京的戰(zhàn)幕終于拉開了。擔任進攻的助川、片桐、大野、脅坂、富士井、人見、下枝、千葉、山田等部隊,所向披靡,從東、南方向收縮包圍,已經攻到了敵人的城下。今天下午一時,在隆隆炮聲中開始了對南京的總攻擊。郊外的部分敵軍憑據碉堡拼死抵抗。從南京城東邊的中山門到郊外高橋門的公路附近的房屋燃燒著熊熊大火。除海軍航空隊外,陸軍飛行隊、渡江部隊也全部出動,從昨天中午開始發(fā)動總攻,對南京郊外之頑敵斷然進行猛烈轟炸。目前,南京攻防戰(zhàn)的生死決斗尚在進行之中。

12月8日:

南京的末日即將來臨,顧祝同也協(xié)助唐生智,進行指揮,似乎仍在頑強的抵抗。現在,南京郊外正在展開激戰(zhàn)。在東邊,湯山附近的敵軍據守高地繼續(xù)抵抗。因此野田、片桐、大野等部隊正在對之進行圍擊。助川部隊則比之先進一步,已經開始與紫金山的敵軍交戰(zhàn),山腳下的中山陵陵園附近的建筑物被敵軍點燃,大火熊熊。在南方,從句容方向突破索墅鎮(zhèn)的下枝、脅坂等部隊,下午三時擊退了扼守位于通往南京要道的淳化鎮(zhèn)的敵軍,占領了該鎮(zhèn),并繼續(xù)向青龍山附近的高地進擊。在西南方,從溧水方向進攻南京的千葉、山田等部隊,突破秣陵關的險阻,與牛首山的敵軍展開了激烈的山地戰(zhàn)。在這場歷史性的進攻戰(zhàn)中,我軍中島中將于七日下午光榮負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