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擊朋黨,不僅是政治賬,更是經濟賬(1)

雍正反腐啟示錄 作者:烽火無煙


在中國歷史上,朋黨是一個別具特色的文化概念,甚至可以說朋黨是和中國封建政治相伴相生的,有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和朋黨有著密切聯系,比如歷史上的黨錮之禍、牛李黨爭、元祐更化等。按照《辭?!返慕忉?,朋黨是指一些人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結,朋比為奸。后來泛指士大夫結黨,即結成利益集團朋和黨。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焙茱@然,朋黨并不是什么好詞兒,尤其是在傳統(tǒng)儒家文化之中,結黨完全不是君子所為,而是徹頭徹尾的小人行徑。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曾作過一篇文章,叫作《朋黨論》,在這篇文章中,歐陽修闡述了他所理解的朋黨是什么樣子的。按照歐陽修的觀點,朋黨自古就有,是一種客觀存在,但是朋黨的問題必須分而論之,這是因為朋黨也是有類別之分的——朋黨可分為“小人之朋”和“君子之朋”,“小人之朋”是以共同利益為紐帶的,這是“偽朋”,而“君子之朋”則是以志向和志趣為紐帶的,也就是同道之人,這是“真朋”,“偽朋”會亂政,而“真朋”則有助于維護政治的穩(wěn)定。同時,歐陽修還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朋黨是否會危害政治,關鍵要看君主是否能正確區(qū)分和對待“偽朋”和“真朋”,如果皇帝能“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那么天下就會大治!

但雍正對歐陽修的觀點嗤之以鼻,他將歐陽修的《朋黨論》斥為“邪說”。在雍正看來,歐陽修的觀點完全是烏托邦式的,過于理想,他根本不懂社會現實,只會紙上談兵。雍正自認為自己在藩邸時期已經對朋黨有了非常深切的認識,是真正立足于社會現實的,基于這種深刻認識,他認定,凡有朋黨,就必然有利益集團,有利益集團就必然會阻撓國家政策法令的推行,危害到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統(tǒng)治,根本不存在“偽朋”和“真朋”之分。

所以,雍正于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頒布了《御制朋黨論》,一方面是為了反駁歐陽修《朋黨論》中的觀點,另一方面也拉開了雍正皇帝打擊朋黨的序幕。

在這篇文章中,雍正對朋黨進行了言辭激烈的抨擊。他說:“今之好為朋黨者、不過冀其攀援扶植緩急可恃。而不知其無益也。徒自逆天悖義、以陷于誅絕之罪。亦甚可憫矣。朕愿滿漢文武大小諸臣、合為一心。共竭忠悃。與君同其好惡之公。恪遵大易論語之明訓。而盡去其朋比黨援之積習?!?/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