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權副秘書長,請您8點務必準時參加國務院召開的會議……”國務院副秘書長尤權接電話的時候,還沒有睡。
“楊外長,請您8點務必準時到中南海參加緊急會議……”楊潔篪接到通知時為凌晨一點左右。宋濤比黃屏接到會議通知早十幾分鐘。
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接到會議通知時,大約為兩點鐘。
中建總局、國家民航局領導們則在凌晨3點左右接到通知……
這一夜,中南海的許多人徹夜未眠,因為8點所召開的會議上需要準備各種材料。
數(shù)十個部委的主要領導者同樣不能睡覺,他們多數(shù)人接到電話通知后就知道中央必定有特別緊急的大事,誰還能睡得著呀?那些住在城郊的同志干脆在接到會議通知后,直接開始往中南海趕了……
6點50分,黃屏帶著他與郭少春用幾個小時準備和修改好的撤離草案,隨楊潔篪、宋濤等趕赴中南海。
“我們到國辦會場時,還不到7點半,所有參與行動的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幾乎都到齊了!”黃屏對那一天的會議情景記憶深刻。平時國務院開會,都是在9點開始的,2011年2月22日這一天例外。因為這一天的前夜,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正式作出了從利比亞撤僑的決定,采用的是“國家一級響應”。
何為“國家一級響應”?用通俗的話講,即為國家最高級別的動員,與應對2008年汶川大地震同等級別!
22日8時整,國務院副總理、利比亞大撤離行動國家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張德江來到會場。
“嘿,都到齊啦!看來我們的隊伍真是拉得出、打得響??!”副總理滿意地點點頭。然而這僅僅是瞬間的輕松。會議開始,氣氛驟然凝重和緊張起來:利比亞形勢瞬息萬變,每一分鐘都在向不可預測的方向惡化……
“那天的會議上,我們心情都很沉重,但大家又都很有信心,都朝著一個目標努力:按照中央領導的意見,克服一切困難,把我們的同胞救出來!整個決策和方案都充滿智慧,各單位紛紛請戰(zhàn),令人感動。”采訪時,楊潔篪外長這樣對我說。
“從利比亞撤僑,涉及幾萬人的身家性命,事關大局,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保障我方人員安全,千方百計保障我財產(chǎn)安全,千方百計維護我國家利益……”張德江強調(diào)的這三個“千方百計”成為整個撤僑戰(zhàn)役的行動方針。
“這么大的戰(zhàn)役,我們要有對困難的足夠估計,也要有死人的準備……必要時,請求中央軍委出動軍事力量?!贝鞅鼑a充道。
會議宣布張德江為總指揮,戴秉國協(xié)助張德江,國務院副秘書長尤權為總協(xié)調(diào)。各相關單位請戰(zhàn)情緒高漲,外交部被指定為國務院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部長楊潔篪主抓,部黨委書記張志軍為外交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宋濤、翟雋為副組長。
外交部實際上擔任了整個撤僑行動的前線指揮部職能。
戰(zhàn)斗部署完畢,一場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撤僑行動開始了——
前方,戰(zhàn)亂驚心……
“砰……”這第一聲槍響,是利比亞反對派2011年1月14日在班加西市一個叫蘇盧格的施工現(xiàn)場打響的。當卡扎菲的女保鏢將這一消息告訴他時,這位“非洲之王”不屑一顧地“哼”了一聲說:“我是穆阿邁爾·卡扎菲,不是本·阿里!想搞倒我沒有那么容易!”
“砰砰……”這回是兩聲還是三聲槍響,似乎誰也沒有在意,但反對派槍管里射出的憤怒子彈已經(jīng)在昭示著什么。這一天是2011年10月20日,距卡扎菲聽到前一次槍響時隔9個月零6天。這回卡扎菲又說了話,說得斷斷續(xù)續(xù),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是你們的父親、孩子,你們不能這樣……”然而沒有一個人聽他的話,躲藏在水泥涵洞里的他被人拖出,死在亂槍之下,死狀特別的血腥……
這是一個強權和獨裁國家統(tǒng)治者的命運,一個統(tǒng)治了國家42年的“革命領導人”的命運。一切都在瞬息萬變之中,好像連真主都無法控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