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 2(3)

國家——2011中國外交史上空前的行動 作者:何建明


在這次撤僑戰(zhàn)役中有許多無名英雄。這里不能不提到一個叫王毅的小伙子,他是外交部亞非司利比亞處的副處長。從2月19日凌晨起,負責與駐利比亞使館和領事司、政策司、歐洲司等各個方面保持熱線溝通,每天24小時都要隨時掌握和報告事態(tài)的最新發(fā)展。王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超高強度的工作中,辦公桌上的電話此起彼伏,桌邊的行軍床亂成一團,沒有吃完的方便面還向外散發(fā)著防腐劑特有的氣味……

23日凌晨,連續(xù)四天四夜沒打過瞌睡的王毅,感到胸部發(fā)悶,而就在這時,三歲的女兒在電話里用稚嫩的聲音哭著問:“爸爸,我發(fā)燒好幾天了,你怎么還不回來呀?”“爸爸在幫好多叔叔阿姨撤退,他們現(xiàn)在可危險了,他們的小女兒也和你一樣在家里盼爸爸媽媽回家呢。小乖乖,等爸爸忙完這段,就回家陪你啊……”

王毅放下電話的那一刻,身子也軟了下來?!翱欤旖芯茸o車!”同在加班的陳曉東司長見狀不妙,大喊起來。

王毅住院剛好一點又重新回到了戰(zhàn)斗崗位。其實,在大撤僑行動拉開戰(zhàn)幕之后,像這樣不顧自己生命安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何止王毅一人。前方的戰(zhàn)斗波瀾壯闊,激烈異常,我們只能把目光和焦點轉向那里——

尋找陸路

不用掩飾,像利比亞戰(zhàn)事引發(fā)的大撤離,對普通人來說,就是兩個字:“逃命”。

命,生命。生命對人而言高于一切。當生命受到威脅時,逃命是本能的反應,是最現(xiàn)實的。哪個地方安全,哪條路最近,用什么辦法能逃離戰(zhàn)爭帶來的威脅,是人們最先考慮的。

張德江和戴秉國等領導曾在22日的國家撤僑應急會議上明確提出,應最優(yōu)先考慮選擇最近、最快的撤離路線。

“除了海路,與利比亞接壤的有六個國家:東邊的埃及,南邊的尼日爾、乍得和東南方向的蘇丹,還有西邊的阿爾及利亞和西北方向的突尼斯?!?/p>

“西邊和正南方向的鄰國去不了,那里都是荒無人煙的大沙漠,路途遙遠,條件惡劣,不予考慮?!?/p>

“首選埃及和蘇丹,這兩個國家跟我們關系很鐵。再說,班加西到埃及邊境最近,直線距離約300公里?!?/p>

“好,300公里用車運送的話,一天就能解決。這條路線應當成為我們撤僑的主要陸路線。馬上與駐埃及使館聯(lián)系,讓他們全力打通這條路線!唐立,趕快跟駐埃及使館聯(lián)系,我要跟宋大使通話。”黃屏命令唐立。

“駐埃及使館嗎?我找宋大使……”唐立操起外交部專線電話,幾秒鐘內就與遠在開羅的中國駐埃及使館聯(lián)系上。唐立是領保中心主持常務工作的副主任,此時此刻,他已經顧不上即將臨盆的妻子了。

“宋大使嗎?我是領事司的黃屏。埃及離利比亞的班加西最近,打通埃利邊境路線對于整場撤離行動意義重大,你們那邊的進展如何?”

“好,我報告一下,情況是這樣的……”宋大使一生下來,他的父母就希望其成為一名愛國者,所以起的名字叫愛國。這位江蘇籍人士,1979年大學一畢業(yè)就到外交部工作,在其后的30多年工作中,有一半時間在亞非司的崗位上,另一半時間都在駐外使館工作。2010年10月,他從亞非司司長的崗位上被調任駐埃及使館當大使。他剛剛上任不久,埃及便開始了政治動蕩,僅18天時間,中東鐵腕人物穆巴拉克就下臺。埃及在中東和阿拉伯國家中起著領袖作用,這里的動蕩會影響到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宋愛國是中東問題研究專家,他敏銳地意識到,埃及的動蕩會給周邊地區(qū)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帶來多米諾骨牌效應,須及早應對。2011年2月11日,當穆巴拉克總統(tǒng)宣布下臺之后,宋愛國立即著手研究埃及新形勢和周邊國家的事態(tài)發(fā)展趨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