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名 (2)

榮氏百年 作者:杜博奇


1909年,得知美國商行恒豐洋行在上海出售美國最新式面粉機,并提供辦理分期貸款業(yè)務。榮氏兄弟商議決定貸款采購18部新機,將產能一舉提高到原來的9倍,且面粉質量也隨之顯著提高,銷路轉旺。

此時,兩兄弟產生品牌意識,推出“兵船”品牌,統(tǒng)一商標、改進包裝,用上等白布制作面粉袋,容量大過別家,并順應顧客的僥幸心理,在袋內放置銀元作為“彩頭”。因產品口感上佳、質量可靠、價格合理,暢銷滬上,知名度隨之提高。很快,“兵船”打敗資深面粉廠阜豐旗下的“老車”牌,還與洋面粉展開正面較量,一時為國人所稱道,“兵船”遂成國產名牌。

振新紗廠的“拯救者”

幾乎與茂新面粉廠走出危機的同一時刻,榮氏兄弟涉足的紗廠生意也撥云見日,成為能與洋紗抗衡的為數(shù)不多的本土產品。種種跡象表明,1910年,他們的事業(yè)正在走向人生第一個高潮。

然而,事業(yè)之初并不順利。經營紗廠與面粉廠一樣,都經歷了一番挫折,走了許多彎路之后才踏上正途。

早在1903年,榮德生去杭州出差,偶然參觀通益公紗廠,初步了解了紗廠經營運轉后,便產生了開辦紗廠的想法?;氐缴虾:螅瑯s德生與榮宗敬交流,他們認為,“發(fā)展實業(yè),應從吃、穿兩門入手”,“吃”、“穿”兩項,是國人大事,已有面粉廠,還差一家紗廠,遂開始醞釀開廠事宜。

1905年,茂新實力壯大,開紗廠的計劃呼之欲出。這年7月,無錫富商榮瑞馨在上海北京路壽圣庵宴請賓朋,多是無錫在滬商人,榮家兄弟也在被請之列。席間,談及時興的紗廠風潮,一干人興趣大增,各談見聞,頗有共謀大事之意。也有幾人早已合伙,在上海開辦了紗廠。

見此,榮德生欠身而起,朗聲問道: “請教各位,若辦紗廠,為何不去無錫?”有人禮貌回應: “確是內地機會好,不過如今局面已定,有機會再說吧?!睒s德生原來有備而來,聽聞此言,當即從袖中取出預備好的章程草案交與眾人,并滔滔不絕地講起他的紗廠計劃。兩年來他不斷完善計劃,擇機而立,如今,這個計劃成功征服了這些精明的商人,于是決定,“照此決定,再做一局”。

席間的喧嘩引起榮瑞馨的注意。他一直旁聽不語,待眾人平靜下去,才發(fā)表意見。榮瑞馨資歷最老、財力最大,并和榮氏兄弟是本家,對這個計劃點頭贊同。隨后西門子洋行買辦葉慎齊、禪臣洋行買辦張石君、大豐布號鮑咸昌、??诞斾伬习逍熳觾x表示愿意入伙,連同榮氏兄弟,一共7人,集資27.08萬銀元。其中,榮瑞馨為大股東,全盤統(tǒng)籌,榮宗敬和榮德生共認股3萬,屬于沒有實權的小股東,只是給紗廠籌建出謀劃策,議定廠名“振新”。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1907年3月21日,振新紗廠開工投產,28臺英國紗機,每日出紗22~23件。然而,僅半年時間,40萬元的虧損將開業(yè)帶來的美好期待一掃而光,工廠瀕臨破產。

虧損的原因是管理不善,經理張云伯常年住在上海,對企業(yè)經營不聞不問,副經理徐子儀是當鋪老板出身,喜好讀書不懂生意,對紗廠經營一竅不通。7名股東,分為上海、無錫兩個陣營,時常意見相左。管理層莫衷一是,一味提高售價,產品嚴重積壓,債務越來越重。

一天,榮瑞馨和張石君、葉慎齊商議振新出路??紤]到7名股東只有榮氏兄弟有實業(yè)經營經驗,而振新紗廠正因缺乏管理混亂而陷入危機,于是決定請他們“救火”。當時茂新面粉廠有所恢復,且不忍就此失敗,榮氏兄弟爽快應下。隨后,振新召開股東大會,榮宗敬被任命為董事長,榮德生擔任經理,于是榮氏兄弟在5年之后終于有機會親自經營管理紗廠,盡管是以“拯救者”身份出現(xi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