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舵手”這個稱號,來自北大學生敬獻的一面錦旗。那是194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學五十周年校慶紀念時,北大學生自治會的代表送給他們敬佩的教授的,是為了感念鄭天挺在緊張時局之下對學生的保護和關愛,這份殊榮僅他一人。
鄭天挺是1917年來到北大的,過程并不順暢。先是在夏天報考的北大預科,由于理科成績較差,未能如愿。還好,北大當年還有第二次招生,鄭天挺改報本科國文門才被錄取。從此便開始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沒想到,這一來就是幾十年。
上學期間,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校方針對鄭天挺影響頗深,加上文科知名的諸多教授如辜鴻銘、陳獨秀等人對他的教誨,鄭天挺茁壯地成長著。
工作期間,他也同樣用自己的魅力征服著他的學生。王永興覺得他像慈父一般,羅榮渠說他真正是在關心我們,“先生之關心學生,在今天買賣式的教學法中似乎是要絕跡了”。評價發(fā)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