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因為工作的機會與他有了頻繁的溝通,一起面對一些事情的思考,我更深刻地感受他這兩樣性情的存在。他對每一次決定參加的演出,都如同人生第一次般珍惜,從演出前到演出后那樣忘情地賣力,即使是一場小小的、短短的表演。因為所有參與演出的決定、標準都來自于演出內(nèi)容,與他在藝術上的對照吸引著他決定參加與否。因此,他總是拒絕高的酬勞表象、炫麗的表演舞臺,寧愿選擇去一個學習營和學生交流,寧愿選擇國外辛苦奔走、酬勞相對較低、與絲路各國音樂家交流的表演,而婉拒了可以立馬名利雙收的音樂競唱節(jié)目。他樂于接受一個概念去挑戰(zhàn)藝術上的進程,更勝于在絢麗的贊美與掌聲下生活。
自然生命待他也不薄,給了他開闊的世界舞臺和更深刻的藝術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與挑戰(zhàn)。我忘不了那年他在過境法國時,被懷疑非法過境而被突然拘留的那幾天,我與助理天天等待著他唯一可以對外通話的機會,然后四處求援。每次通話他卻出奇地鎮(zhèn)定,這也讓我更相信內(nèi)心有著信仰的人其生命的重量。這次非一般的人生經(jīng)驗后,脫離險境激發(fā)他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關于人性、關于平等、關于輪回。類似的故事,也在他面對家族的危機時再次呈現(xiàn)出來,因為生命的重量不同,一切經(jīng)歷都化作思考并形成更優(yōu)雅更動人的音樂創(chuàng)作。
這幾年面對音樂競賽節(jié)目,如“名利皇冠”般的門票擺在他的眼前。吳老師與我共商之后,幾乎每次他都以支持但感謝之心而婉拒。吳彤老師總還期待著自己的音樂,能夠反映更多真實思考的隨心書寫:真實地看待生命、真實地經(jīng)歷生命,所以才有真實的音樂與表演。今年年初邀請他為吳冠中老師創(chuàng)作的那首音樂《遠山》,似乎也正對照著吳彤在藝術上的能量。
遠山,一直在生活不近的距離,卻可以緩緩地不斷地感染人心。只要你的心愿意敞開,抬起頭,遠山佇立在心靈的不遠處,與你對照著。那首音樂,至今仍是我案頭最常播放的曲子。
我一直相信,吳彤的藝術生命能夠超越有限的一輩子,他的作品將會超越時間的限制,我的想法也漸漸地遇見越來越多的共鳴。所有與我一樣接觸過吳彤的音樂或他本人之后,都安靜地與我一樣不聲張地支持著他。
我相信,藝術上真誠與否的能量,終將會成為一股可以延續(xù)的力量,甚過——此時,賣弄著悲愴故事?lián)Q取音樂理想的短暫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