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鴉片到賭場,再到妓院,杜月笙開始時做的生意,沒有一個是見得了光的,見不了光就要打傘,傘在哪里?就在自己籠絡(luò)的這些人手中。只有打通了軍閥政客,才能讓自己的這些生意暢通無阻地繼續(xù)下去。此后,杜月笙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那些“撐著傘”的生意了,他開始走進陽光中,開面粉廠、辦銀行、進軍金融業(yè)、整合航運、辦教育,成為盤踞在上海上空的真正巨龍。
杜月笙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上海灘最炙手可熱的頭等人物。而他所結(jié)交的人物,也個個是縱橫上海乃至全國的知名人士,同時許多國民黨高級官員同樣與他往來甚密。他沒有三頭六臂,卻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他的合縱連橫之下,上海灘的青幫已經(jīng)蒸蒸日上,那一張網(wǎng)也越織越大,它的觸角伸向了上海灘的各個領(lǐng)域,也進入了上海灘的各個階層,成為扎根于這座繁華城市的吸金機器。
1930年,杜月笙在上海修建了杜家祠堂,以此光宗耀祖,展示威嚴(yán)。其間,最令世人矚目的并不是氣宇非凡的屋瓦,而是前來拜賀與撰寫祝辭的人物——蔣介石、張學(xué)良、何應(yīng)欽、孔祥熙、段祺瑞、吳佩孚、班禪額爾德尼……這樣的陣容可謂舉世豪華、天下無雙了。而如此多的尊崇與殊榮,全都給了他杜月笙一個人。杜月笙的面子,可謂比天還大!
之后,杜月笙組織起了“恒社”,取義“如月之恒”。自此,他有了完全屬于自己的幫派。恒社一經(jīng)成立,便得到了國民黨政界要員以及各個幫派的支持。從此,恒社廣收徒眾,大肆擴張,并且進軍實業(yè),廣泛吸金,成為上海最有勢力的幫派團體。
被尊為“上?;实?rdquo;,杜月笙當(dāng)之無愧!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身上,還有一道極為迥異的特質(zhì),那就是俠氣。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杜月笙固然做著許多見不得光的買賣,但在他身上,依然有著兼濟天下的凜凜俠氣與豪氣,這種難能可貴的氣概是那些只知盤剝吞并的黑道大鱷們做不來的。
“有事,找杜先生去!”這是那個年代在上海灘流傳極廣的一句話。在爾虞我詐、爭名奪利、刀光劍影的上海灘,“公道”是很難在政府和警察之間找到的,但是在杜先生那里,卻自有公道在。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杜先生”已經(jīng)成為上海灘上不倒的旗幟。有杜先生庇護的地方,哪怕沒有法律,也有道義的存在。他顛覆了黑道老大的傳統(tǒng)作風(fēng),織就了集善惡、黑白、貪婪與慷慨、殘忍與寬宏、霸氣與俠氣并存的人生,成為民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黑幫老大。這些是其他兩位大亨黃金榮和張嘯林都望塵莫及的。這些使他高高屹立于上海灘群雄之上,成為名副其實的青幫第一“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