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馮唐:我的寫作是文學(xué)屌絲的勵志過程,是尋夢和夢圓過程(4)

注目:一位文藝記者的職場遇見 作者:尹維穎


問:我發(fā)現(xiàn)你特別喜歡用“腫脹”這個詞,這么多年過去了,你寫作的初心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馮唐:我最開始喜歡用“腫脹”這個詞是在學(xué)醫(yī)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發(fā)炎就意味著紅、腫、熱、痛,一般都會腫,腫這個狀態(tài)特別有意思,它不是流血,不是癌癥,但只要紅腫還在,只要你還沒有擠,它就一直會困擾你。你說這個問題是不是不能解決?其實也能解決,擠出去就好了。這很像寫作過程本身,雖然這個比喻有點冷,但我一直覺得很貼切,就像是說,你被一個人性的問題困擾了,揮之不去,這會死人嗎?也不會死人,但你會覺得別扭,會覺得有個東西在心里面,但是你寫出來后,通過這個表達,對寫作的人來說,內(nèi)心的腫脹可以緩解。對于讀我的書的人來說,如果別人也有類似的問題,那我內(nèi)心就覺得并不孤單,會有同病相憐之感。寫長篇小說,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途徑,《素女經(jīng)》最簡單的歸納,就是一個清華理科猥瑣男海歸創(chuàng)業(yè)私奔的故事,但是,遠遠沒這么簡單,它涵蓋著一個理科生對世界的質(zhì)疑,包括外面的世界,包括內(nèi)心的世界,包括中國的與外國的。這本書的緣起,來自于我身邊的人,他們已經(jīng)有很多的個人財富,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是他們還是不能完全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有些人還想私奔,但是現(xiàn)代社會如何私奔,你不是還需要買東西吃嗎?還是要喝水嗎?還要找一張床睡嗎?你會私奔到哪里去呢?當然,這只是舉例而已,他們都會遭遇各種內(nèi)心的困擾,你會覺得,他們有一系列的困境,我找到一個文學(xué)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問題……這本書與寫《萬物生長》、《歡喜》等問題的一樣的是,解決內(nèi)心腫脹沒有變化,變得厲害的是角度,以前是半自傳的角度,是自己的一孔之見,當時的閱歷畢竟淺,但能保證真實,就能保證一定的典型性,至少有這么一批人。慢慢地,隨著見識的增長,會慢慢看看一些不同于我的成長背景的人的困擾,然后把它寫出來。

2.給我一個周末,解你十年情困

問:《不二》與最新出版的《素女經(jīng)》,普通人的第一反應(yīng)難免會提到“太黃太色”,難免只會停留在“性”這個層面上,處于第一層次的閱讀與境界當中,那么,你希望這兩本書與怎樣的讀者進行溝通,你期待他們能夠讀出怎樣的馮唐?請用一句話形容《素女經(jīng)》。

馮唐:我對讀者怎么看我并不太在意,因為畢竟是他們的事情,而且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我的目的相對比較單純,那性愛當作一個切口,我切下去,因為這個切口相對比較自然,重要的是走下去。我開始寫《不二》的時候,是有一些妄想,希望能夠起到一個生理解脫的作用,最后發(fā)現(xiàn)失敗了,寫著寫著自己都不好意思往那個純機械運動的方向走了,發(fā)現(xiàn)還是沉迷于靈肉交織的狀態(tài),所以基本不能供生理需要使用,只能供心理需要使用,這兩本書都有這個特點。事實上,即使生理問題解決了,你會發(fā)現(xiàn)還是有一些妄念解決不了,擺脫不了。《素女經(jīng)》更接地氣,講的是現(xiàn)實中更可能遇到的問題,用一句話來說:給我一個周末,解你十年情困。

問:你心目中的讀者是怎樣的?

馮唐:我心目中的讀者,還是女生居多,我沒有大數(shù)據(jù),但做過小范圍的抽樣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男生基本不讀文藝書,如果一個男生拿著一本安妮寶貝的《得未曾有》,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