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串的飛人
科比的籃球開端,的確有點像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爝^NBA的老爸出外打球討生活,全家跟著移居意大利。在那個滿街踢球的國度,他孤獨地跟籃球?qū)υ?,一邊是兩隊加起來超過20人的運動,一邊是他自己跟一顆籃球。那里是當?shù)厝丝匆姾谌藭f“看!那是黑人”的異鄉(xiāng),身形單薄的少年腦中對照偶像“魔術師”約翰遜的動作,切入、急停、跳投、上籃,指揮不存在的隊友對抗同樣不存在的對手,日日泡在冥河般的想象武裝里。
他的意大利白人同學完全不可能想到這個內(nèi)向的美國黑人小鬼,日后將成為主宰世界籃球的大人物,只是覺得這家伙有點自閉,也不太跟人混。
科比自稱3歲開始就只想打籃球,要進入最高殿堂挑戰(zhàn)。所以他決定直接略過大學階段,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頭頂戴著可笑的墨鏡宣布要直接挑戰(zhàn)NBA。那時關于他的傳言不少,包括他在費城讀高中時受邀跟費城76人隊一起訓練,打爆當時如日中天的杰里·斯塔克豪斯(Jerry Stackhouse)。他成了洛杉磯湖人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球員,報到時還不滿18歲。當年跟他一起加入湖人的還有剛從奧蘭多飛來的奧尼爾。
當他開啟自己的NBA生涯時,就充分展現(xiàn)這件事:他并不想成為魔術師約翰遜,身形和球風也完全不像,反而比較像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芝加哥呼風喚雨的23號球員。他們真像。從身材體型、眼中沒有隊友只有籃框、上天下地無所不能的得分手段,到“好像在飛”的視覺殘留。多年后就連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本人都認證科比偷了他所有動作,而他現(xiàn)在甚至不確定自己單挑打不打得過科比。
二十年來,人們最常討論的話題是:下一個喬丹是誰?在喬丹戰(zhàn)斗力最鼎盛的時期,就有閑著沒事的媒體球評喜歡談論誰夠格接下喬丹武林盟主的衣缽。那個名單從他第一次退役的1993年之后,可以列出一長串:杰里·斯塔克豪斯、格蘭特·希爾(Grant Hill)、“便士”哈達威(Penny Hardaway)、文斯·卡特(Vince Carter)、特雷西·麥克格雷迪(Tracy McGrady)、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這群人身高通常在1.98米,要能切擅投還會飛,最好要是球隊領袖,具備一肩扛起球隊勝負的氣魄。這是喬丹無意間設下的怪異想象,似乎也是唯一想象喬丹接班人的方法。這票人大多數(shù)在事后證明他們無法成為喬丹第二,有些更是差得有點遠,卻只有一個家伙似乎越來越靠近:科比。
問題是,這些年下來,他也證明自己終究不可能是喬丹,他只是很像喬丹的科比。他的殺手特質(zhì)、毫不留情痛擊對手的冷血素質(zhì)、執(zhí)行最后一擊的卓絕氣勢(還記得2009-2010賽季的6次絕殺嗎)、每每能持續(xù)高水準演出,仿佛在反復提醒老球迷:喬丹曾經(jīng)存在,那些曾有的神跡,那個神離開之后留下的巨大空缺。18歲出門遠行,如今科比已過37,在籃球場上奔馳的時間已經(jīng)越過他的前半生。
這樣的科比來到籃球生涯最后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