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fā)現(xiàn)熱力學定律(1)

曾國藩日記 作者:曾國藩


六月初七日

留館后,本要用功,而日日玩偈,不覺過了四十余天。前寫信去家,議接家眷。又發(fā)南中諸信。比作季仙九師壽文一首,余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日日無可記錄。茲擬自今以后,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辰后,溫經書,有所知則載《茶馀偶談》,日中讀史亦載《茶馀偶談》,酉刻至亥刻讀集,亦載《茶馀偶談》,或有所作詩文,則燈后不讀書,但作文可耳。

憶自辛卯年,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臂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改號至今九年,而不學如故,豈不可嘆!余今年已三十,資稟頑鈍,精神虧損,此后豈復能有所成?但求勤儉有恒,無縱逸欲,以喪先人元氣。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無失詞臣體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種樹然,斧斤縱尋之后,牛羊無從而牧之。如熱燈然,膏油欲盡之時,無使微風乘之。庶幾稍稍培養(yǎng)精神,不至自速死。誠能日日用功有常,則可以保身體,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積累自我一人享受而盡,可以無愧詞臣,尚能以文章報國。謹記于此,六月初七日夜記。單從這篇日記上來看,說曾國藩借日記巴結權貴,以期飛黃騰達,明顯有失公正,是不客觀的。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說得明白,早在他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權貴這種動物之前,就已經發(fā)下宏誓,要讓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

曾國藩三次改名,剛剛出生的時候叫曾寬一,20歲那年改名曾子城,曾子城比曾寬一體面,也更給力。但馬上,曾國藩丟棄了這個既體面又給力的名字,重新將自己命名為曾滌生。

曾滌生這個名字,怎么聽怎么別扭,缺乏力度。但曾滌生解釋說,他這個名字,是有來頭的,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臂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這個解釋固然是合情合理,卻恰恰印證了曾滌生同志的稚嫩與賣弄。

簡單說來,曾滌生這個名字,因其取字生僻,缺乏公眾認知度,念起來別扭,聽起來沒感覺,想要記住就更難??傊切兄谄D澀,偏離了大眾所關注的熱點區(qū)域,缺乏最基本的品牌意識。

相比于他的老師穆彰阿,曾國藩明顯差得太遠??纯茨吕蠋熖嫠鸬男旅郑涸鴩犉饋硖锰谜?,氣派非凡,帶有強效的擲地有聲之效果??芍抡冒⒛軌蛭痪痈呶?,真不是白給的。

在這篇日記中,曾國藩向世人透露出了他最基本的哲學思想:這個哲學思想實際上就是熱力學三定律,相近的哲學思想則表述為:

第一,世界是平衡的,任何增加必然會有相應的減少。曾國藩用以表述這條定律的原話是:但求勤儉有恒,無縱逸欲,以喪先人元氣。

第二,無序(熵)的總量只能永遠增加,所以建設性的工作唯艱唯難,而破壞性的工作卻是超級之簡單。在此觀點上,曾國藩的表述是:如種樹然,斧斤縱尋之后,牛羊無從而牧之。如熱燈然,膏油欲盡之時,無使微風乘之。

第三,理想狀態(tài)是無法抵達的,最多只能是無限趨近。正因為知道這個道理,曾國藩也不敢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得太高,實際上他是將自己定位于一個不太丟人現(xiàn)眼的文人學士的位置上。在日記中的具體表述是:誠能日日用功有常,則可以保身體,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積累自我一人享受而盡,可以無愧詞臣,尚能以文章報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