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演皇帝(2)

猛虎權(quán)臣袁世凱 作者:高有鵬


轉(zhuǎn)眼之間,八月十五到了。柿子紅透的都摘下來,留著沒熟的還讓它長著;院子里的石榴也摘下來了;花生、大棗,預(yù)備了很多;還有從開封、漢口專程買來的月餅。漢子走了,袁世凱惆悵了數(shù)日,心里仿佛丟失了許多東西,過了一些日子才轉(zhuǎn)過來。但是,他無論如何也忘不了漢子講的話,常一個(gè)人想著自己走上戲臺(tái)……

中秋的晚上,袁宅的老老少少祭拜過了月佬兒,齊聚在庭院中,圍攏在方桌旁,大家一起吃著柿子、栗子、核桃、花生和月餅等食物,說說笑笑。

月亮升起來了,明晃晃地掛在天上,如一面金盆,有蝙蝠來回在院子的上空穿梭飛行。劉氏對(duì)牛氏說:“這是喜兆呀!月佬兒派蝠佬兒來了,今年的福氣好,生意和田產(chǎn)都該殷實(shí)得讓人高興。”牛氏笑著應(yīng)和,夾了一小塊月餅,捏著送到袁世凱的口中。袁世凱卻推著她的手,把月餅送給二姐。世輔直嚷,牛氏趕緊又夾起一塊,說著笑著,送到他嘴中。大家都說孩子們天真得很可愛,一家人歡歡喜喜。

突然,袁世凱猛勁地吐。他大聲嚷著吃著了樹葉子,還一邊高揚(yáng)著手,捏起一片兒黑黑的東西,搖晃著讓大家來看。牛氏接過來,笑著對(duì)他說:“這呀,是玫瑰。若是上好的月餅,大都有玫瑰餡兒的,是用廣西的白糖焙了的?!?/p>

劉氏也笑了,她接過話題,對(duì)孩子們說:“說起這餡兒呀,還有一個(gè)改朝換代的故事哩?!?/p>

袁世凱停下來,瞪大了眼睛。

袁保中飲了兩杯酒,搖搖晃晃地站立著,笑起來:“這都是前幾輩子的事情了!講它有啥用?”

孩子們都嚷著要聽。

袁保中低下聲,緩緩講道:“那是元代,蒙古兵占了咱們中原,把漢人當(dāng)牲口使喚。他們怕咱漢人造反,讓幾家合用一把菜刀,并且十戶連保,一家有罪,十家并罰。咱們漢人,唉,是一盤散沙呀。有人結(jié)婚,新娘子都要先被蒙古兵凌辱一番。所以,后來就改成夜里娶親。現(xiàn)在有人家辦婚喜,要在供桌上放上一面圓鏡子,一桿秤。那鏡子象征著月亮,那秤有星兒,象征著滿天的星斗。這都是從那時(shí)留下來的。漢人被逼急了,就要造反,有人起頭,約定在今兒晚上這樣月圓時(shí)動(dòng)手,號(hào)令大家一起殺元兵。怎么傳遞信號(hào)呢?人就將‘八月十五殺兵’的字條寫好,夾在月餅里邊,家家戶戶相互送。這一天到了,大家拿起各種家什,開始造反。全國人起來,把元兵殺了,大家又過上了平安年。這種規(guī)矩,就這樣傳下來了?!?/p>

王氏和陳氏的兩個(gè)姐姐笑著問:“這大清國不也是他們胡人的天下嗎?”

袁重三用力地“哼”了一聲。大家猛一怔,都不再說什么,零零星星地離開了席位。

月亮越升越高,更圓更亮了。袁寨到處都是歌聲,孩子們清脆的童音在月光中彌漫著、飛翔著,又純正,又悅耳。

袁宅的賞月酒席已經(jīng)結(jié)束,孩子們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在歌唱,也一起合拍巴掌,唱起了他們的歌兒:

月亮頭,

黃光巴,

八月十五到俺家。

俺家有個(gè)大西瓜,

盡你吃,

盡你拿,

帶到河里喂干大 干大:俗語,即干爹,項(xiàng)城一帶稱水神為“干大”。有嬌貴的孩子,拜水中的黑魚為干爹,傳說可以躲過塵世間的災(zāi)難。。

得兒啦窩兒上高樓,

高樓兒低,

門朝西;

敲鏜鑼,

玩把戲!

得兒啦唔!

得兒啦唔!

另有一群孩子在唱著悠揚(yáng)的《沖船調(diào)》,傳來一陣陣稚嫩的歌聲:

沖——

沖——

沖船嘍!

沖到河北河南嘍!

河南的大哥你快劃過來,

河北的大姐等著咧——

大哥大姐一起坐,

得兒啦唔!

得兒啦唔!

沖——

沖——

沖船嘍!

沖到河北河南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