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對托爾斯泰離家出走這一事件的普遍看法。這一看法也在俄羅斯文化圈內(nèi)大行其道,這與伊萬·布寧這名吹鼓手吹出的風不無關(guān)系。
為了尋找最后的歸宿,托爾斯泰離開了自己的家;一代思想的巨人,終于擺脫了物質(zhì)生活的羈絆。“托爾斯泰的解放”,多么壯美的結(jié)局!也有不大中聽的說法:托爾斯泰離開雅斯納雅·波良納,找一塊無人知曉的角落迎接自己的末日;恰似嗅到死亡氣息的猛獸,逃出籠子,奔向原野。托爾斯泰出走沒幾天,這個耐人尋味的比喻,就出現(xiàn)在亞歷山大·庫普寧主辦的刊物上。
托爾斯泰的行為,并非意蘊豐富的壯舉;遑論風燭殘年的老人,最后做什么困獸掙扎。這是一位25年前就動念離開家庭,只因顧念妻子的情面而宿志未酬的老人,耗盡心血之后才踏出這一步。在生命力漸漸消失之際,家庭矛盾卻愈演愈烈,他看不到自己的出路,看不到家庭的出路。在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他踏上了顛沛流離之路。他選擇的時間也不適合出行:10月的末尾,凄冷潮濕,面臨的是銷骨的冬日酷寒;在支持他出走的家庭陣營中,除了薩莎,誰都不知道他此行抱著什么目的,他所說的“徹底離開”是什么意思??绯黾议T意味著死亡,但托爾斯泰還是選擇了出走。雅斯納雅·波良納,他自己的莊園里,他已經(jīng)待不下去了。
離家出走,原為一心赴死?這是著名產(chǎn)科醫(yī)生、多次奔赴雅斯納雅·波良納為索菲亞·安德烈耶芙娜提供手術(shù)服務(wù)的維·費·斯涅基烈夫教授所持的觀點。此人不僅醫(yī)術(shù)精湛,且智慧超卓、極具修養(yǎng)。托爾斯泰去世后,索菲婭飽受物議。在不少人的眼里,她是將丈夫逼出家門的不良之人,是托爾斯泰之死的幕后推手。為了安慰這位不幸的貴婦人,斯涅基烈夫于1911年4月10日復(fù)活節(jié)禮拜日給她寫了一封長信,其中分析了托爾斯泰離家出走的原因,并將其歸結(jié)為以下兩點:
其一,從生理學的角度看,托爾斯泰的出走屬于自殺綜合征的一種表現(xiàn),他想加快死亡的進程。
“畢其一生,他都以自己強健的體魄與非凡的稟賦為依托,將肉體與精神鍛冶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他的一切行為都達到了靈肉合一的完美境界,要將兩者完全割裂開來,那是不可能的事。看看他的舉手投足、坐臥起行,處處體現(xiàn)著個人的意志。換一種說法,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樣作為都經(jīng)過深思熟慮,體現(xiàn)某種用意、傳遞某種思想……死亡既是肉體的毀滅,又是靈魂的消亡。對于靈肉渾然一體的人來說,靈魂出竅本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法做到平心靜氣、安之若素……對于即將飛升天堂的靈魂來說,擺脫一身皮囊的羈絆,總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
其二,從純醫(yī)學角度出發(fā),斯涅基烈夫?qū)⑼袪査固┑乃罋w咎于肺炎?!斑@種病的可怕之處,還在于能導(dǎo)致狂躁等類并發(fā)癥?!彼鼓曳蛟谛胖袑懙溃叭绻淹袪査固┻B夜出走的行為與肺炎潛伏期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聯(lián)系起來,籠罩在這一事件上的重重迷霧都會散開—急不可耐、在家門口迷路等,不可能發(fā)生在一個健康人身上?!?/p>
換句話說,托爾斯泰出走之夜,肌體已感染病毒,大腦受到損害。
斯涅基烈夫的一番話中,科學的成分和存心安慰伯爵夫人的成分各占多少,此處不便置喙。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托爾斯泰出走前夜精神狀態(tài)極差,身體也不大好。馬科維茨基的記載證實了這一點,托爾斯泰也在日記中寫道:他一夜“噩夢”連連,夢到跟妻子“爭斗”;有些夢亂得理不出頭緒,他當時在讀的妥思陀耶夫斯基的小說《卡拉瑪佐夫兄弟》中的人物居然出現(xiàn)在他的夢里,不過換上了業(yè)已作古的熟人的面孔,如尼·尼·斯特拉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