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多歲的總統(tǒng)候選人(1968—1970年)(1)

金大中自傳 作者:金大中


青瓦臺發(fā)生了總統(tǒng)襲擊事件。1968年1月21日,漢城洗劍亭附近出現(xiàn)了31名朝鮮游擊隊員。武裝游擊隊員越過“三八線”、穿過已經結冰的臨津江來到洗劍亭紫霞門派出所門前,這里是青瓦臺的后山。雖然這些游擊隊員穿著韓國軍裝并且進行了偽裝,但他們的真實身份還是很快就暴露了。一場激烈的槍戰(zhàn)由此爆發(fā)。被國軍和警察重重包圍的游擊隊員們紛紛自殺,但是有一個人活了下來。在仁王山山腳下,金新朝被捕。該游擊隊員隨后出現(xiàn)在了電視畫面上,道出了他們此行的目的:“我們是來取樸正熙性命的”。

這是一件令人震驚同時又有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樸正熙總統(tǒng)高呼要提升安保級別,并且發(fā)動軍事政變以使獨裁合理化,但結果卻讓人如此失望。因為警戒的疏忽,導致游擊隊員潛伏至青瓦臺后山,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1969年,朝鮮的挑釁一直沒有間斷。4月份,韓國軍隊在東海岸擊落了一架屬于朝鮮的戰(zhàn)斗機。不知道朝鮮進行如此激烈挑釁的確切目的是什么,但據(jù)我推測,韓國向越南派兵協(xié)助美軍作戰(zhàn)而促使韓美關系得到強化,另外韓日邦交正?;沟脙蓢P系更團結,朝鮮也許是受到了這些事情的刺激。

朝鮮的挑釁刺激了韓國民眾,這給樸正熙總統(tǒng)強化獨裁政治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理由,關于“三選改憲”的一些傳聞悄悄地散播出來。時局越是動蕩不安,禁止總統(tǒng)三選的憲法修改就理應被再次提出。這些傳聞主要是從執(zhí)政黨領導那里散播出來的,而樸正熙總統(tǒng)本人則一直保持沉默。

樸正熙總統(tǒng)對1968年訪問青瓦臺的金相賢議員說了下面這樣的話:

“不知道為什么我提出的任何事情在野黨都反對。其中反對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很不合理的。我得到民眾的信任而執(zhí)行政策,因此,我有義務和權利來施行各項政策。如果我的政策是錯誤的,那么在選舉的時候就可以把我剔除。在政策施行的過程中,干涉政策施行的行為是不可容忍的。如果我打算進行‘三選改憲’的話,那么請金議員拿著短刀殺了我。因為您有這個權利這么做。”

我以前也聽他說過這些話,但是我并不相信。如果樸正熙總統(tǒng)沒有“三選改憲”的想法,那么他就沒有理由在第7屆總統(tǒng)選舉時大張旗鼓地策劃選舉舞弊。國民們冒著危險進行抗議才確保了改憲議席,這也足以說明樸正熙總統(tǒng)正夢想著進行“三選改憲”。

慢慢地,執(zhí)政黨方面?zhèn)鞒龅年P于“三選改憲”的消息越來越具體、越來越頻繁。政局自然是緊緊抓住“三選改憲”反復進行攻防,這也是執(zhí)政黨縝密的政策手腕。時局開始變得非同尋常。

到了6月份,全國各地都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反對“三選改憲”的游行示威活動。6月5日,新民黨廣泛聯(lián)系在野黨的民主力量,結成了以新民黨為中心的“反對三選改憲的國民斗爭委員會”。在野政治家、宗教人士、學者、退役將領也紛紛加入其中。我在這個時候第一次見到了基督教長老會的創(chuàng)始人金在俊。金牧師欣然接受了斗爭委員會委員長一職。他非常有勇氣而且對問題的認識很深刻,在這次活動中充分顯示了許多政治人都無法與之媲美的政治判斷力。同時,他的領導能力也非常卓著。在黨內,我被分配到和金牧師一起工作,我們意見一致,配合默契。即使受到保守元老們的責難,金牧師也沒有動搖過,他身體力行證明了什么是神職人員該走的路。在1980年“漢城春天”的時候,金牧師從加拿大給我寄來了一封長信,用毛筆一字一畫書寫的信中飽含了他對民主化的殷切希望。這封信像書法作品一樣有風范,對我而言非常珍貴,我一直收藏著,但是在我被戒嚴軍逮捕的時候,這封信也被他們搜走了。即便如此,信中的一段話卻留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無條件支持金大中同志。無論何時,只要您需要我,不管什么事情、不管在什么地方,我都會欣然前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