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習(xí)天書,只有自己最能送自己一程(1)

大謀略家 張良 作者:夔馭


在下邳困囿多時的姬公子終于有事情可做了。

為了躲避秦軍的追捕,曾經(jīng)的韓國公子化名改姓自稱“張良”,但是直到被不知來由的老師點中成為門徒,“姬公子”才真正走入張良的世界。

似乎是冥冥之中寫就下的定數(shù),《三略》的出現(xiàn),將要改變的不止有張良的認(rèn)知和能力,還有他即將被傳唱千古的一生。

不過,真正讓張良成為后人史書中那位絕代軍師的,并不是《三略》。

嚴(yán)格來講,《三略》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兵法,它的論述更多地?fù)饺肓巳宓纼杉业恼嗡枷?,還有作者本人對戰(zhàn)爭的思考,甚至也受到了墨家“非攻”的影響。整部書既論戰(zhàn),又論國,兼論民生仁愛。饒是智慧無雙的張良,也沒能完全理解它的真諦——這部很可能凝結(jié)了老師畢生心血的寶物,只給了他十年的頓悟時間。

《三略》不是百科全書,它的字里行間盡是黃衣老翁的身影,讀者卻始終看得到、摸不著。任何竭力推敲只言片語的結(jié)果,就是距離真相永遠(yuǎn)有一步之遙。于是每當(dāng)張良想要了解老師自身的思想時,總顯得蒼茫一片,幾乎找不到跟他有關(guān)的只言片語。

張良學(xué)禮起家,他能讀懂艱深枯澀的議禮文章,卻看不懂這部奇書。老師字里行間縷述的,始終在兵戈戰(zhàn)陣的外圍和內(nèi)里,還有那些近乎讖語的謎團(tuán)——似乎從開篇起,老師就打定主意不講述具體的排兵布陣之法。

為什么鄭重其事交給自己的,竟是這樣一部無頭無尾的文字?張良禁不住要質(zhì)疑起老師當(dāng)初三試自己的真正用意。

每天念叨著這些晦澀到極致的格言,張良幾乎有種想要將它砸碎的沖動。

我要的是能反秦復(fù)國的秘笈,不是謀國為政的老生常談!

我的幼弟、母親,還有博浪沙上赴死的壯士,他們的冤魂依舊找不到歸宿。飽受秦皇暴虐統(tǒng)治的六國無辜,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現(xiàn)在我無國無兵,什么都沒有,什么也做不了,卻要幻想著有朝一日登上相位,給某個帝王出謀劃策,居中廟算嗎?

難道你是知曉了我的過往,于是可憐我,希望我繼續(xù)麻木地待在下邳城中,用勞什子的帝師夢了此殘生?

神秘出現(xiàn)而后飄然離去的黃衣老人,命中注定要成為張良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墒恰度浴纷屗恕?dāng)年的韓國公子早已過了而立之年,青春于他而言,正在逐步移向奢侈品的行列。

如果不能在十年之間徹底參透,沒有獲得老師希望自己掌握的實力,張良的人生就只能在光與色的市井游蕩下去。

他也終將徹底遺忘祖先和母國的榮耀,像那些安居在故地的六國貴族一樣,淪為舔舐暴秦腳尖的亡國奴。

韓國被滅十幾年來,唯一支撐著張良的,只有推翻暴秦、光復(fù)鄭都的愿望??涩F(xiàn)實是無情的,秦王成了千古一帝,韓國舊人自甘沉淪,他在博浪沙寄望砸出新天地的搏命一擊,卻只是浪費了一位義士的性命。

渺小精致的下邳城和總也用不完的金銀,如今已是張良的全部身家;大家對青年任俠的張公子禮敬有加,卻無人知曉那個埋藏在公子心底的愿望。

癡心復(fù)國,搏命刺秦,改名換姓,茍且偷生。我做的一切都沒有錯,可為什么成功不了?

你既然有心幫我,卻為什么不愿點明實義,是嫌棄我受到的折磨還不夠多嗎?

簡樸的客房里,孤獨的張良將頭埋在雙臂之中,痛苦地抽搐著。那件黃色大褂正披在背上,跟著他聳動的肩膀來回擺動。

“柔能制剛,弱能制強(qiáng)?!?/p>

“這部書可讓你成就他人的帝王大業(yè),做一代帝師?!?/p>

真正的奧義,是不可能從書本中得到的;但是它可以告訴自己,怎樣去做就可以得到?!度浴返碾[秘正在于此——謀國先謀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