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決斷以后,我連一刻都不愿意浪費,開始想辦法踏上去東京去的旅途。
當然,作為一個從未離開過大阪府的鄉(xiāng)下少年,我并沒有直接去東京立足,而是先找了一份在新干線車內(nèi)做銷售的工作,主要工作是推著流動服務(wù)車銷售食品,收入并不高,也并不能讓我和演員這個夢想之間的距離拉近一分,可是這份工作能讓我有機會往返東京。
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東京是個未知的城市。唯一的印象只有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有絢爛奪目的霓虹燈,然而這些淺薄的印象,也只是從雜志和電視上看到的只言片語,這之外的其他細節(jié),我還是一無所知。
天性莽撞的我,在內(nèi)心深處,卻有著心思縝密膽小怕事的另一面。少年時打架都只敢挑比自己更弱的對手,那種狡猾的周密性和膽小的精神,在去東京這件事上再次體現(xiàn)了出來。
在去往不了解的目的地前,我必須要先做一個大概的了解,從雜志和電視上得到的情報并不夠。為了能夠順利地開始在東京的生活,去實地考察一次是不得不做的準備。
從這方面考慮,在新干線上工作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能免費去東京。就算當天返回的線路,也有數(shù)小時停留的機會,遇到需要過夜的線路還能在東京待一整夜。
這些時間對于我來說彌足珍貴。多虧有這些時間,我才能在東京找到兼職,還能親自去調(diào)查租房價格的行情。
除了這些工作,我還在東京買了很多演藝界雜志,收集關(guān)于藝能事務(wù)所和新人選拔的信息,我的安排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之后不久,終于到了離開大阪的日子了。我胸懷“成為演員”的野心踏上了旅途。
如果一個人對表演沒有興趣,是不會憧憬演藝界的。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逐漸確信自己在少年時代就對做演員這份職業(yè)抱有希冀,所以終于踏上這條路途的時候,我沒有迷惘和恐懼,反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這個改變我人生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周圍人的煽動,還有我與生俱來的搗蛋鬼精神。同樣地,在這之后,這種搗蛋鬼精神也在一次次引導(dǎo)我走向下一個舞臺。
這種破釜沉舟的精神,是我穿過困境時絕對不能丟棄的東西。
“不論怎樣,去做出點兒名堂來吧!”
當時的我已經(jīng)有了覺悟。抱著對新的人生的期待與興奮,我向著東京出發(fā)了。
那年是1990年,我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