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進入電影圈(3)

宋家客廳:從錢鍾書到張愛玲 作者:宋以朗 著 陳曉勤


父親編的劇本中,最滿意的應該是喜劇片《南北和》(1961年),那是根據(jù)他自己的親身經(jīng)驗寫成的。從1949年開始,香港人口膨脹,上百萬的人從內(nèi)地涌來,文化沖突很厲害——不僅語言上,還有價值觀等方面。我父親會聽粵語,但說得不好,常自嘲每次打的,總自以為是用地道的廣東話說出地址,而司機卻聽得一頭霧水。

《南北和》的前身,是電懋賀歲晚會里的舞臺小品,以南方人與北方人的文化差異為主題,因為廣受好評才改編電影。《南北和》的主角是兩個裁縫,一個北方人,一個南方人。南方裁縫在香港多年,注重的是和客人的交情;北方裁縫則認為最重要的是貨品質(zhì)素和價錢公道。彼此發(fā)生種種沖突,結(jié)果兩家子女巧結(jié)良緣,大家才冰釋前嫌。電影用喜劇手法諷刺當時社會的各種偏見,既能解頤,也發(fā)人深省。那年代的南北沖突,也許不下于今天香港人和內(nèi)地人的沖突,但現(xiàn)在許多人只會怨恨,似乎略欠幽默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