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厚
與老鑼相識20年了,當老鑼(Robert Zollitsch)還是位年輕小伙兒時,我和妻子詩聶姐便與他一見如故。我們的友誼源自內心激情的共鳴與分享,當然,我們氣場相互最合的那部分,是“音樂”和“中國”的交集區(qū)。老鑼的音樂令我和詩聶姐著迷,尤其是他和中國音樂家合作的那些溫暖的曲子。
我們與龔琳娜相識,則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結交老鑼多年之后,有一天,剛從中國回來的他興沖沖找到我們,“聽聽這個”!那是他新錄制的音樂。伴著老鑼的巴伐利亞琴,一位年輕女孩兒的聲音飄蕩而出。老鑼和他剛認識的女孩兒合作的這段音樂,竟然是即興音樂,未經(jīng)譜曲和排練,老鑼不知道女孩兒在下一分鐘將唱出什么,甚至女孩兒自己也不知道,旋律在琴聲和歌聲的相互交織中,自發(fā)地向前推進。這簡直是個奇跡,因為它聽起來絕不膚淺,甚至其旋律有相當細膩和平衡的結構。我們品評道:對于抱著巴伐利亞琴尋找知音的琴手來說,能夠遇到這樣一位心有靈犀的歌者,純屬幸運,老鑼對此欣然承認。
說到那位女歌手,她的聲線柔和,甚至偶爾漾出些慵懶,但我們能感覺到,在貌似平靜的表層下燃燒著激情之火。老鑼毫不掩飾他被這女孩兒吸引,并且他認為吸引是相互的?;蛟S這“吸引”并不局限于藝術吧。世上有一種男人,當他聽到某類特質女孩兒的嗓音就會心搖旌蕩、難以抗拒,老鑼自我剖白就是這種人,他之前的伴侶是杰出的蒙古族女歌手烏仁娜·察哈圖姬?,F(xiàn)在錄音中這陌生女孩兒或許不是大牌歌星,但她的聲音清澈中透射出明媚,明媚中散發(fā)著感性,似乎隱約在渴望一份承諾。
如您所知,那就是龔琳娜的聲音。我們和她本人見面則是一段時間之后了,那時她已是老鑼的新女友,他倆一起來我們荷蘭的家中做客。我和詩聶姐安家在萊頓古城中心傍著運河的靜謐處,在我們共進午餐的美好時光中,琳娜的活力四射和爽朗健談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坐在我們中間,尤顯她青春年少。我心下不由思忖:這對情侶會牽手多久呢?他們將會琴瑟合鳴出美好的藝術成就嗎?老鑼滿臉寫著幸福,顯然他對于與琳娜的音樂合作充滿憧憬。老鑼嘴上并未吹噓他和琳娜的合作計劃,不過他褐色的眼睛里時而閃現(xiàn)出一絲俏皮的狡黠,像是自信地炫耀“等著瞧吧”!這正是相交多年來我們所熟識的老鑼本色。
記得1995年我們在鹿特丹第一次見面前,老鑼先是寄了一盤他和烏仁娜合作的音樂磁帶到我們的辦公室。當時我們正在籌備荷蘭的東亞音樂研討會和系列演出,并已經(jīng)圈定了眾多杰出音樂代表,包括蘇州的道教音樂、劉索拉、琵琶演奏家吳蠻、古琴工作坊、日本梵唄音樂,等等。但我們希望尋到更大膽的作品,恰好這時聽到老鑼的磁帶,詩聶姐和我都覺得這是天賜機緣:完美的音樂、精妙的編排、沖擊力直達心靈。
我們毫不猶豫立即邀請老鑼的三人樂隊參會,那屆會議冠名為“磬”,并在鹿特丹的多倫音樂廳舉行了演出。那真是美好的一刻,從那時起,我們和老鑼便成了一生的朋友,彼此分享我們的熱愛:愛音樂、愛中國、愛美好的人們、愛美食、愛這世界上美麗的一切!
而現(xiàn)在,老鑼的生活和音樂歷程已進入“琳娜時間”。起初老鑼的一些朋友對于龔琳娜的歌聲不以為意,大概是各有所好的原因吧,他們覺得她的聲音平淡無奇,缺乏攝人心魄的能量。詩聶姐和我則看好琳娜,或許她需要打磨,還需要找到能讓她盡情揮灑嗓音和特質的曲子。不過,考慮到老鑼對待音樂搭檔的態(tài)度一向以嚴厲苛刻著稱,所以至少在當時看,他與琳娜的合作能否持久和卓越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