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斷發(fā)風波之后,雖未正式“廢后”,但皇后被打入冷宮,僅一年多便含憤而死,安葬級別比普通妃子還要低。就連其子十二阿哥永璂死后也沒得到什么封號。
眼瞧前不久還母儀天下的皇后落得這般下場,到被封為貴人時已經(jīng)二十六歲的容妃來說,無論此前是否適人,但經(jīng)過大小和卓叛亂風波,又千里迢迢來到京城,其閱歷之豐富肯定是要超過皇后幾籌的。其內(nèi)心當然明白:很多人在很多時候,不審時度勢的那種勇敢,基本就是愚蠢的潛臺詞。
不過對后宮粉黛多多的乾隆爺來說,對這位妝容語言與諸妃迥異的愛妃確實是相當不錯的,這一點從寶月樓的建設上就可看出不小的端倪。
乾隆為了安慰容妃的思鄉(xiāng)之情,又在樓對面建了回回營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西城區(qū)東安福胡同一帶。這寶月樓面闊七間,重檐琉璃瓦,雙層木結(jié)構(gòu)。
據(jù)《三海見聞錄》及《燕都叢考》等記載,乾隆曾下令:“令西域回部移住長安街,并建禮拜祠與樓相對。”當時這里住有百余戶回民,并建了一座“普寧清真寺”。這樣一來容妃登樓即可眺望維族生活場景,以慰鄉(xiāng)思,因此京城百姓對寶月樓又有“望鄉(xiāng)樓”之稱。皇上為某一個女人做到這份兒上,也算重情了。
此外,學家自故宮檔案中摘取的資料還顯示:“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新封和貴人”,賞賜和貴人朝珠、金項圈、金手鐲、東珠、正珠、紅寶石、藍寶石、紅寶石墜角、藍寶石墜角、萬壽如意簪、花簪、葫蘆簪、蓮花簪、龍面簪、東珠耳墜……
當然這些也是容妃的謹言慎行換來的,冊文中“爾容嬪霍卓氏,端謹持躬,柔嘉表則,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闈,供內(nèi)職以無違,夙協(xié)箴規(guī)于女史,茲奉皇太后慈諭,冊封爾為容妃……”等表述即可見一斑。
一生可謂順風順水,容妃在進京的第二十八個年頭兒過世,在眾妃中身份已是相當之高,死后葬入乾隆裕陵旁邊的妃子園寢中。一九七九年十月,清東陵文物保管所對容妃地宮進行了清理,不僅找到了遺骨,而且還出土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物,并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文字。這一切都無可辯駁地證實了香妃就葬在這座園寢內(nèi)。
最后啰嗦幾句,二百多年來被認為香妃葬地的,起碼有三處,即新疆的喀什、北京陶然亭北和遵化清東陵。最引人遐思的當然是北京陶然亭北、被當?shù)乩先朔Q之為“香?!钡谋~:“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耙豢|香魂無斷絕”將后人的美麗遐想著落在了香妃身上,也算是對這位超級麗人的另一種懷念。這闕美詞后被當代武俠小說名家金庸先生,引入其著《碧血劍》,可見贊賞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