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隨人長久,人隨物安定”,美好的造物,應是如此的“良品”,這個時代特別需要。
誠實的手藝人要給的不只是良品,還要加入一點善心的“善良品”。感謝手藝人,把善良的手造物給了我們。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記憶,我思念他們,多一份思念,就會有傳承。
——黃永松 撰文推薦
美帆真的是一位專業(yè)的媒體人、作者。除了日本手工藝的系列采訪,美帆事實上介入了整個日本的文化現(xiàn)場,涵蓋了傳統(tǒng)藝術(shù)、當代藝術(shù)、攝影、建筑、生活方式等主題。
通過這一本用五年時光雕琢的書,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民藝家族親身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得以窺探這一代的日本民藝繼承人對民藝未來的探索和思考,以及那些最真摯的質(zhì)感。
——令狐磊 作序推薦
看美帆在《生活》上的撰文,漢字文章能明白80%,真有趣。不知怎么就是覺得(這些內(nèi)容)很好。
——奈良美智 數(shù)條推文推薦
“對傳統(tǒng)的傳承,是我們能舒心地活下去的必要條件,這是我尋訪書中手藝人后的切身體悟。當我們想要重拾傳統(tǒng),必須要感謝那些在繼承和保留傳統(tǒng)文化第一線的手藝人們,是他們將那些帶有泥土氣息的茶碗、蘊含木紋肌理的盤子、能讓人感受到涓涓流水的紙張,以及仿佛聽得見敲打金屬之音的器皿帶入了我們的生活。”
——美帆(摘自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