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仔
光年稀疏,幾十載而已,些許人和事,都已模糊不清。
不遠處,隱約聽到,有人喚他,十仔。
1956年,算不上風云迭起的年頭,平淡無奇中,生老病死上演一幕一幕。9月12日,張國榮出生,伴著自己的哭聲和父母的笑聲。
張家又添一子,為他取名張發(fā)忠,后來改了新的名字——張國榮。從里到外,從頭到腳,皆是新生,未沾染俗塵,未觸碰煩憂。如若真有天道輪回,前生,定是溫潤如玉的翩翩公子,如今生別無二樣。
十個兄弟姐妹中,三人不幸夭折。張國榮排行最末,所以稱他十仔,
父親名為張活海,是一位裁縫。20世紀30年代,靠著辛勤的雙手,在香港中環(huán)開了一家洋服店,憑借精湛的手藝,攢下了聲望,同行尊稱他“Tailor King”。對于父親的鼎鼎大名,張國榮卻沒有半點驕傲之情,甚至輕蔑地說道:“這是一個很土的名,好像外國人都一樣姓King似的”。
彼時,香港還未回歸,尚且屬于英國殖民地,西式做派盛行,穿衣打扮自然也緊跟潮流,西裝革履成為日常。出自父親張活海的服飾,論設(shè)計,前衛(wèi)時尚,論制作,精工細作,香港名流對他青睞有加,時常光顧。甚至名揚海外,赫赫有名的導(dǎo)演希區(qū)柯克,演員加利·格蘭特、馬龍·白蘭度都是他的忠實主顧。
生意紅火,是好事,亦是壞事。父親是一家之主,支撐著全家人的生活所需,未曾有半點懈怠。店里的客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他將身心投入其中,自顧不暇。
同時同刻,作為幼子,張國榮卻獨享寂寞。父親的忙碌,他看在眼里,體會在心中。在朦朧的記憶深處,父親的精力與時間,多半花費在生計奔波上,至于家庭瑣碎,父親鮮有理會。
平日里的冷淡,多少讓張國榮心生難言之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父子能夠真真切切相聚相處的時光,唯有逢年過節(jié)而已。偏偏,年下又多有親友拜訪,少不了把酒言歡,如此一來,父親能夠分與子女的時間便少得可憐。
所以,張國榮會說:“我最記得他跟我們相處最長的一段日子是三十六小時。就是一天多,因為他醉了?!倍嗝醇帕?,卻又無可奈何。
所以,才會有那句“我和Daddy都不熟”。不知張國榮口出此言時,心中作何感想。追憶中,是落寞伴其左右,充斥心頭。
娶妻生子后,似乎淡化了兒女情長,剩下繁雜的生活重托。父親忘了,衣食無憂縱然重要,長情相伴更是不可或缺。
男人自來心寬,加上事業(yè)心較重,難免會忽視家庭的脈脈溫情??上В瑥垏鴺s的母親也是如此。縱然,母親與父親的感情有些許裂縫,她卻仍一心一意幫著照看丈夫的生意。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側(cè)重一方,便會輕視一方,感情失衡在所難免。
母親潘玉瑤,出身自名門望族,家中人才輩出,實屬大戶人家。年輕時,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與張活海結(jié)成連理,無奈的是,嫁做人妻的美妙被殘酷的現(xiàn)實碾壓。與丈夫的種種不快,構(gòu)成了她婚姻生活的全部,心情抑郁,久久得不到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