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玄燁除了高興,還能用什么詞來形容呢?
他腳下,是一塊祖宗打下來的偌大疆土;他的頭上,是重重的皇冠;而他的身邊,有他父親給他留下的四位大臣保駕護航;他的后面,還有一個極其老道的祖母時時幫襯。
這就是玄燁面前的一切,看起來很美。
事實上,卻不過如此。幾天后,玄燁想出去旅游(出幸),讓鰲拜去奏明太皇太后,鰲拜拂袖而去,如此小事,怎能勞我輔政大臣代勞,還是煩請君自我解決吧。
若干天后,玄燁上體育課,練習(xí)拉弓。據(jù)玄燁自己說,他年少時天生神力,所以,年紀雖小,卻要求用硬弓。蘇克薩哈說,八歲小屁孩,嘮嘮叨叨,自作聰明,你折騰個啥。
不到十歲的小玄燁自始至終都搞不明白,史書上說皇帝最大,按規(guī)矩可以為所欲為,為何這點兒小事,他居然都辦不到?玄燁沒有搞明白的問題,他的祖母早就搞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除了地位以外,還有兩個字很重要,叫實力。不管你是誰,都得靠實力說話。山姆大叔之所以能全世界到處開仗,因為它有開仗的實力。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白搭。
沒有實力,就得積蓄實力,有了實力,才會有真正的權(quán)力。
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道理,玄燁的祖母,在若干年前就懂得了。積累實力,要的是手腕,若干年前,他祖母利用多爾袞,保住了兒子的皇位;若干年后,他祖母也能用手腕挽救孫兒。
十幾年前,太皇太后還年輕,她可以用她特有的資本,去幫助兒子順治去坐穩(wěn)皇位。
十多年后,太皇太后還是想到了這一招。煩請諸位不要想歪了,認為太皇太后與索尼、或者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其中某位有一腿,這樣想真得小心遭雷劈。
這回輪到太皇太后的孫兒,此時才十二歲的玄燁上場了。
康熙四年(1665),大清國的街頭巷尾,天南海北都聽到了玄燁的好消息。民眾議論紛紛,均聽說皇上納妃了;宮里也異常熱鬧,吹吹打打,儀仗綿延,眾人都喜氣洋洋。
有人贊嘆,有人懊悔。而對于玄燁來說,他此時還不知道這婚姻對他的真正意義,他知道的是,這是祖母的安排,祖母從小最疼自己,既然是祖母的安排,那就照祖母意思辦吧。
這次納妃與以前不同。這一年,康熙納了兩個妃子,一個為赫舍里氏,一個為鈕祜祿氏。前者是索尼的孫女兒,后者是遏必隆的女兒。索尼老爺子雖說上了年紀,但還是笑呵呵的;而對于遏必隆來說,他還年輕,跟皇帝攀上關(guān)系,是他的無上榮光,他笑都還來不及。
恩浩蕩。蘇克薩哈與鰲拜有些悔,事實卻告訴他們,悔是無益的。最憋屈的是遏必隆,憑什么我女兒低她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