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駐法使館來了三位洋女人 6

大清公使曾紀澤 作者:馮惠明


一連十幾天,曾紀澤心頭縈繞的就是朝廷的這道諭旨,仔細體味“必須力持定見,慎重辦理”、“不激不隨,以全大局”等語,并在這些句子下面一次次用筆畫上了紅杠,加了紅圈。他明白,這幾句話是朝廷為他赴俄交涉而制定的談判指針。反復咀嚼這幾句話,他感到皇太后和恭親王等軍機大臣們的良苦用心,明明崇厚所訂條約喪權辱國,俄國倚強欺弱,誘迫崇厚畫押,而我則不能理直氣壯,卻要“不激不隨,以全大局”,不敢與俄國義正詞嚴、據(jù)理抗爭,怕搞僵了關系。自己將要去扮裝一個既要維護國家利益,又要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的角色。他預感到自己使命的艱難和兇險,有必要把自己的一些考慮書面奏明圣上。

于是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妹夫陳松生,松生也非常支持他的想法:

“將赴俄交涉的要點方略上奏朝廷,是絕對必要的,我們應該記取崇厚的教訓,重要事項請示朝廷批準。而且此事宜早不宜遲?,F(xiàn)在已是三月下旬,若近一兩天內發(fā)出密件,四月下旬國內方可收到,等皇太后皇上與軍機議定,把奏折批下來又得待以時日,最后使館接到電復怕已到五月上中旬了。大哥在赴俄之前還有許多準備要做哩!”

“你跟我想的一樣,事不宜遲,我這就動手起草,寫好后,你再幫我核校一下。”

“大哥盡管吩咐就是。”

曾紀澤用了整整兩天時間,草成了一份奏折。第三天陳松生幫他校正了個別字句,當晚,曾紀澤在書桌上展開空白奏稿紙,掂起小楷筆,認真謄寫起來:

臣曾紀澤奏為赴俄交涉敬陳管見,仰祈圣鑒事。

竊臣于光緒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承準軍機大臣寄來的二月初一上諭,仰見我皇太后皇上慎重邊防,曲全鄰好。跪讀之余,莫名欽感。臣現(xiàn)在倫敦祗候,一俟該衙門遵旨將條約章程等件詳細酌核,分別可行及必不可行之款,奏準后知照到臣,即當恭賚國書啟程,取道巴黎赴俄。現(xiàn)謹就微臣管見所及,敬為我皇太后皇上一詳陳之。

臣以為收回伊犁一事,大端有三,曰分界,曰通商,曰償款。

……

曾紀澤筆走龍蛇,剛柔并濟,一氣將三項大端寫了十頁稿紙,他才撂下筆,暫時歇息一下,揉揉發(fā)澀的雙眼。

巴黎的春夜,萬籟俱寂,已是深夜丑時,墻上的自鳴鐘敲響了一下。曾夫人端著茶盤輕輕步入書房。曾紀澤扭過臉,遇到曾夫人那關切的目光。

“夫人,還沒睡哩?這么晚了,你還是先睡去吧,不必等我。”

“紀澤,”曾夫人把茶杯和熱毛巾放在曾紀澤面前,她的臉色略顯憔悴,眉宇間透著幾分憂慮,“都下一點了,你還在寫。你這樣熬下去,遲早非把自己熬垮不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