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
是這個世界上最復雜、最多變、內涵最豐富的動物。
那么,天下還能有什么事兒,能夠比和人打交道這件事兒更刺激、更有趣、更好玩兒的呢?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這件事兒玩兒出無數(shù)種花樣來,想怎么玩兒就怎么玩兒,這是一件多么過癮的事兒!
所以,有位偉人這樣說:“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
你看,他老人家把“與人斗,其樂無窮”放在最后,可見對于他而言,這件事兒,是“其樂無窮”的最高峰。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對于一家企業(yè)而言,其實“利益”的排位非常靠后,甚至在許多情況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管理工作本身,才應該是我們的管理者拿出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認真對待的事情。
然后,相信我,當你的管理環(huán)節(jié)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時,大把的“利益”一定會悄無聲息地來到你的身邊,想趕都趕不走。
而做到“爐火純青”這四個字,只有當一個“玩家”才成。
可是,一提到這個“玩”字,有很多人都會產(chǎn)生本能的反感。其實大可不必,這里的“玩”字,絕對和“輕浮”、“膚淺”這些詞沒有任何瓜葛。
相反,“玩”這個字用在某個專業(yè)領域,往往代表著最頂尖的水平。
它意味著全身心的投入,魂牽夢繞,醉心不已的癡迷,因此也就意味著出神入化般的身手,最頂尖的專業(yè)技能。
所以,盡管現(xiàn)在管理學界“大師”云集,幾乎隨便扔一塊板兒磚就能砸到四五個“大師”的腦袋,但是,這個領域真正的“玩家”,卻絕對是鳳毛麟角。
在此書中,我將向大家介紹一個與我一樣從事管理工作的好友的事跡,這位朋友即便還沒有達到“玩家”的水準,但至少可以稱其為管理方面的“頑癡”。
他曾從一個待遇優(yōu)厚、條件絕佳的企業(yè)跳槽到一個破落的、國企背景的三流企業(yè)從事管理工作。別人都很難理解他這樣做的動機,但他的理由卻很簡單:我喜歡管理這件事兒,覺得很好玩兒。但現(xiàn)在“管私企”已經(jīng)讓我沒有激情了,不再好玩兒了;而“管國企”,尤其是那種大家公認的、不好管的國企,對我而言真的很好玩兒,所以我要好好兒玩兒玩兒。
就是說,對他而言,一般人無比關注的那些職場要素,比如說企業(yè)背景啦、工資待遇啦、發(fā)展前途啦這些事情已然不再重要。他喜歡的,就是“管理”這一件事兒而已。所以,他要用他的余生,好好地將“管理”這玩意兒玩兒個痛快。
事實上,他做得很成功,無論走到哪家企業(yè)都能創(chuàng)造奇跡。
想一想,這也是應該的事情。一個能把管理本身當做人生最大樂趣的“玩家”,沒有理由不成功。
其實,就算你認為我舉的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不具備普遍性,你也會認同這樣一個觀點:能把工作當做“興趣”的人,一定能取得成績。
如果你認可這句話,那么你就不會反對“好的管理者,一定是個好玩家”的觀點了。
其實,說句不謙虛的話,我的《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么管》系列書籍之所以還能有一個不錯的銷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讀者認可了我的“玩管理”理論,并從其中感受到了管理的樂趣。
遺憾的是,依然有一些讀者不理解這個道理,輕易地給這套叢書下了“膚淺”的定義,甚至有些朋友直接質疑—整天講一些打掃衛(wèi)生、捯飭廁所的事兒,難道管理就是這些無聊的瑣事嗎?那要保潔員干什么?
然后,他們又很快釋然了—“哦,原來作者就是個區(qū)區(qū)小行政總監(jiān),難怪水平這么低??磥?,管理書還得看‘大師’們的‘經(jīng)典’作品最靠譜兒,看這些不入流的下三爛作品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恕我直言,能發(fā)出這種感慨的人,沒有一個有資格當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