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崔琰的“露板事件”為導(dǎo)火線,奪嫡戰(zhàn)役正式打響。先知先覺的曹丕和不情不愿的曹植兩位候選人的身邊,迅速聚攏起兩個為著不同目的走到一起來的競選集團。
曹丕集團核心成員是“太子四友”。
一號:陳群
陳群是汝潁世族的代表,著名成語“難兄難弟”之“難兄”陳紀(jì)的兒子(詳情請翻閱《漢語成語詞典》“難兄難弟”詞條),時任侍中領(lǐng)丞相東西曹掾。他對歷代制度了如指掌,人生理想是集歷代制度之精華,創(chuàng)設(shè)一套行之百代的良法。
二號:司馬懿
司馬懿就不必多介紹了吧!此時職位是丞相主簿。
三號:吳質(zhì)
吳質(zhì)當(dāng)時是朝歌的縣長。優(yōu)點是有文才,精算計,擅長揣測心理;缺點是過于張揚,性格刻薄,名聲很臭。
四號:朱鑠
此君史無記載,只知道他很瘦,且性急。
曹丕集團的外圍成員及擁護(hù)人還有荀攸、鐘繇、毛玠、崔琰、邢颙,以及曹操晚年的一位寵姬……
總體來講,曹丕得到了以陳群為首的汝潁世族的擁護(hù)。汝潁世族因多是世家大族的緣故,在曹操的帳下基本扮演行政文官和謀士的角色,與軍界絕緣,幾乎是碰不到兵權(quán)的。這一方面反映了汝潁世族人才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操對于世家大族防范之嚴(yán)。
相比起陣容華麗的曹丕集團來,曹植集團的核心成員卻只有兩個半人。
曹植集團核心成員的兩個人是丁儀、丁廙兄弟,半個人是楊修。
丁儀的父親丁沖,是曹操的舊友兼老鄉(xiāng),沛國譙縣人。沛國譙縣是曹操的老家,以此地帶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與汝潁世族對立存在的譙沛集團。
譙沛集團的核心成員多為曹操的親屬,或姓夏侯或姓曹;從出身看,他們多是地方上的豪強,與象征著文化和權(quán)力的世族難以比擬;從在政權(quán)中的分工看,他們又多擔(dān)任軍界的要職,成為曹氏政權(quán)的柱石。
既然曹操的老鄉(xiāng)目前在朝廷任職的大多是武將,文官實在不多,號稱“令士”的丁儀和他弟弟丁廙便算是另類了。既是故人的兒子,又是譙沛集團少有的文化人,曹操出于平衡派系和壓制汝潁世族的考慮,很想提拔和重用丁氏兄弟。
曹操初聽聞丁儀的名聲,就想把女兒嫁給這位故人的公子。
曹丕從斜刺里殺出來阻攔:“女孩子找男朋友,當(dāng)然要找?guī)浉?。丁儀是個獨眼龍,怎么能把俺妹嫁給他?還是把妹妹嫁給夏侯惇叔叔的兒子吧!”(女人觀貌,而正禮目不便,誠恐愛女未必悅也。以為不如與伏波子楙。)
曹操聽了這話,就打消了念頭,把女兒嫁給了獨眼龍夏侯惇的兒子。
后來曹操親見丁儀,一聊之下,發(fā)現(xiàn)此子果然是年輕一輩的人中龍鳳,大加贊嘆:“不要說他是獨眼龍,哪怕雙目失明我也應(yīng)該把女兒嫁給他??!”(即使其兩目盲,尚當(dāng)與女,何況但眇。)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丁儀聽說是曹丕壞了自己的好事,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好,這個梁子咱們算結(jié)下了!于是拉著弟弟丁廙找到曹植,成立曹植競選團。
丁儀這時候的官職是主管人事的西曹掾,是曹操面前的大紅人。
為什么說楊修是半個人呢?其實楊修與曹丕、曹植兄弟私交都不錯,也并不愿意老跟曹植黏在一起。只是他的智商實在太高,曹植時常找他應(yīng)付父親出的考題,所以不得已成了曹植集團的半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這時候也已經(jīng)出仕,也任文學(xué)掾,但教育的對象卻是曹植。曹植恃才傲物,謙謙君子司馬孚看不過去,經(jīng)常極力勸諫,搞得曹植很不愉快。所以司馬孚不能算曹植集團的核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