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雨凄凄,深秋的公園中行人寥寥。兩群壞小子騎車涌入公園,在湖邊小廣場上碰了頭。雙方劍拔弩張怒目而視,一對在小廣場上徘徊的情侶見狀匆忙離去。
這兩群壞小子早就互存芥蒂,但因雙方勢均力敵尚能求同存異,矛盾的爆發(fā)是因為鄭燕的出現(xiàn)。
按照梁偉軍的劃分方法,鄭燕是個“新兵”。她一直跟著媽媽在軍區(qū)文工團生活,來軍部大院的時間不長。鄭燕長得漂亮,柳葉眉丹鳳眼,有點古典美人的味道。她還會跳舞,不但會跳那個時代流行的“新疆舞”、“洗衣舞”,還會Grand Battement(大踢)、Pas Balancé(搖擺舞步)。后來梁偉軍才知道,這些是芭蕾舞蹈動作。
梁偉軍喜歡與鄭燕在一起時那種朦朦朧朧心跳的感覺。但最初鄭燕并不喜歡他,不服從他的領(lǐng)導(dǎo)、不參與他組織的活動,每天與那個愛打小報告的王秀娟廝混在一起。這讓梁偉軍很生氣,按現(xiàn)在的說法他可是名人,軍部大院中上至一號首長下至入伍半個月的戰(zhàn)士,無人不知他的大名。駐地槐蔭城中,提起他的名字,雖不是如雷貫耳,但不知者寥寥。
梁偉軍搞過些諸如“三八線”、癩蛤蟆之類的惡作劇,鄭燕反而離他更遠(yuǎn)了。他不知如何討好女孩子,主動靠攏更不符合他“革命時期的愛情標(biāo)準(zhǔn)”。那個時代幾乎所有文藝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在戰(zhàn)火中建立革命的愛情。滿腦子將軍夢的梁偉軍時常盼著戰(zhàn)爭爆發(fā),讓他來英雄救美,或者與女游擊隊長鄭燕建立革命的愛情。
地委大院的張愛國也喜歡鄭燕,他們那一伙兒的父母還都在“五七干校”,所以表現(xiàn)得肆無忌憚,在張愛國的帶領(lǐng)下對鄭燕圍追堵截。梁偉軍竊喜,數(shù)次帶領(lǐng)“部下”與其短兵相接,贏得了鄭燕的好感,勉強算得上在“戰(zhàn)斗”中建立了友誼。
張愛國真心喜歡鄭燕,自從見到鄭燕之后,她的音容笑貌無時無刻不在心頭繚繞。他想向鄭燕表白,他是真心喜歡她,不是“逼溜子”(泡妞)尋開心。但鄭燕與梁偉軍形影不離,根本沒有機會。他偷偷在軍部大院門口蹲了兩天,沒等到單獨活動的鄭燕,反而引起了哨兵的警惕。
張愛國有苦沒法說,只好對鄭燕拿出“逼溜子”的那一套。
壞小子們借題發(fā)揮,今天你合伙把部隊大院落單的孩子打了,明天部隊大院的孩子又來報復(fù)。一來二去,梁偉軍和張愛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地步。兩群壞小子之間積累了幾年的矛盾終于爆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