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長篇小說《心腹》也跟著出版上市。書中的主人公楊登科為實現(xiàn)自己登科轉干的夢想,極盡鉆營之能事,幾經(jīng)波折終于夢想成真,由邊緣人至局長司機、局長心腹,再至辦公室副主任。正當其春風得意之際,楊登科卻因為替局長頂罪而鋃鐺入獄。出獄后的楊登科發(fā)現(xiàn)妻子已投進自己頂頭上司董志良的懷抱,便翻然悔悟,決定檢舉董志良貪污受賄的罪行。這個個性鮮明、可悲可嘆的人物,被有的評論者喻為中國的格里高爾。跟變成甲殼蟲的格里高爾一樣,楊登科也是一條小蟲,想變成龍,不知蛻了幾層皮,卻終于沒能成龍。對于楊登科式的小蟲,肖仁福充滿同情:“我本人就像書里的楊登科,是條不起眼的小蟲,在這個世上摸爬滾打幾十年,也沒成什么氣候。所以我骨子里對小蟲或對我自己,并無半點鄙薄,倒是充滿同情和自憐。誰也不容易,尤其是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機關小人物,社會邊緣人,實在太不好混了。而我們的聚光燈和眼球總是追隨著那些風云人物,電視空間和報紙版面,何處沒被強勢群體占滿?偶爾碰上一兩個小人物,也是被當做被同情、被救助的對象,用以陪襯強者的。那么作為一個有些良知的作家,難道不應該為這些弱者,說穿了也就是為自己仗義執(zhí)言嗎?”①
肖仁福是個善于講故事的作家,他的講述不偏不倚,不動聲色,卻能在文字中機關埋盡,懸念遍設。在長篇小說《待遇》中,肖仁福塑造了退居二線位置的領導干部馮國富的形象,打上了強烈的現(xiàn)實烙印。如同一個建筑師,肖仁福通過運用小說元素,對機關原生態(tài)的描述,讓讀者看到了官場中人隱藏在溫文爾雅外表下的爭斗、較量。在這里,人性的善良與險惡、私與欲、美與丑都暴露無遺。馮國富等人只有離開權力場域,才能真正卸妝,摘掉面具,不再表演,回歸自我。小說不再以謀權和用權為主要敘述對象,而重在敘寫權力旁落后的人生況味,立意巧妙,意味深長,一出版便備受追捧,被新浪讀書頻道評為十二部官場讀者必讀小說之一。
在200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意圖》里,肖仁福又轉換角色定位,重拾草根階層的喜怒哀樂。小說從一個小小機關幼兒園的改制入手,通過以園長卓小梅為代表的弱勢群體的經(jīng)歷,凸顯出社會草根階層的生存困境。作者描寫了幾股力量的抗衡:小與大,弱與強,貧與富。抗衡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弱不可勝強,小不可能勝大。肖仁福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對這幾股力量的敘述,給讀者呈現(xiàn)一幅復雜的世態(tài)圖,供人思考?!雹?不過我們還是在作家筆下體會到了一絲絲暖意。雖說卓小梅“該失去的失去了,不該失去的也失去了”,可最后她得到了失語兒子的一聲“媽媽”。這是作家的悲憫情懷,他不想讓讀者太悲傷,太失落,而想讓卓小梅兒子的這聲媽媽,喚回我們心底的希望。
2009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長篇小說《仕途》,是肖仁福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個高峰。這部百余萬字的長篇小說以喬不群的仕途人生為主線,采用移步換景的敘述方式,對傳統(tǒng)士人精神的現(xiàn)代遭遇和官場知識分子在市場時代的心靈彷徨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顯示出對當代官場知識分子精神困境的深刻體察。喬不群原是桃林市政府研究室的綜合處處長,因不合時宜的玩笑得罪了上司,遠離領導和權力核心,被發(fā)配到邊緣處室??伤麉s利用這一特殊的平臺,重新進入領導視線,陸續(xù)進步為政府辦紀檢組長、政府辦副主任、政府秘書長、副市長,直至代理市長??梢哉f喬不群是知識分子入仕從政的成功典型,在挑戰(zhàn)與希望同在、變數(shù)與機遇并存的官場生涯里,幾經(jīng)起落浮沉,終于抵達仕途人生應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