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潛移默化的濡染,肖仁福小說中的風味特質同時表現(xiàn)在環(huán)境、風俗和精神三個層次上,并且三個層次往往存在著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小說中的自然環(huán)境或社會環(huán)境、風俗習慣、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似乎與作家本人所持有的民間立場巧妙地貫通,讀作品即近于讀肖仁福本人的成長歷程和湘西南的風土與人情、歷史與現(xiàn)狀,這確乎是他早期小說的一個突出之處。肖仁福毫不掩飾地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民間自豪感, 沉浸在民間理想、精神家園中樂此不疲。“作者對筆下的人物和世界,幾乎很少批判,只有肯定。既沒有批判階級壓迫的殘酷,也沒有批判世風人性的墮落,更沒有批判今日風氣之不正。相反,而是真誠地肯定了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善良多情、自強自立、重信重義,肯定了歷史之所以前行就在于它的合理與公平”①,這可謂抓住了肖仁福小說的一大特質。毫無疑問,在肖仁福早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基于民間性的主體認識和追求,其小說也勢必表現(xiàn)出濃郁的地域色彩,并以此來展現(xiàn)作家的基本立場。必須承認的是,民間是一個集優(yōu)美、淳樸、堅忍和骯臟、愚昧、痛苦于一體的概念,“民間也不是完美的概念,它是一個包容一切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的污穢、苦難、野蠻卻又有著頑強生命力的生活空間”。① 對于長期生活于湘西南的肖仁福來說,他不可能沒有意識到民間文化的這種與生俱來的缺陷,在其部分作品中也有著對這種局限的警惕和批判。但從整體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肖仁福始終堅持民間文化在其小說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將它視為人生的精神棲息地,執(zhí)著地表達著他對民間的這種信念。肖仁福這樣認為:“在強勢面前,草根族總是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卻往往自不量力,要抗拒,要掙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雞蛋往石頭上碰,人生的無奈也就由此而生。”“我們?yōu)槭裁疵舾卸执嗳酰且驗槲覀兊纳跣?,而又必須承受太大的壓力、太多的不幸和悲哀?rdquo;② 表現(xiàn)民間的無奈、揭示草根族的不幸與悲哀,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一股強大的內在精神動力。這既是肖仁福歷經生活閱歷后的理想認識,也是他文化生命的必然反映。
翻看肖仁福早期的小說,不管草根階層的社會地位如何卑微、命運遭遇如何坎坷,他們仍然秉持著自己的信念、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他們的生活、情感與民間文化的博大、兼容、多元有著本質的相似性,即對人性美好的信任、對原始生命力的擁抱、對人生欲望的自覺表達、對道德教條的本能反抗。《酒與棋》中通過老啞和秦癲子的對酒、比棋,表現(xiàn)底層百姓在心儀事物面前的癡迷、韌性?!栋藸敽臀鍫敗穼懙搅碎庁i的八爺和看相的五爺在尋常生活中平淡似水的交情,當八爺逝世之后,五爺替他辦理了后事,并將為自己準備的冥包燒給八爺。眾人覺得奇怪,詢問其故,才知五爺與八爺兩位鰥夫的地下之約。小說篇幅短小,而性情全出,將底層人物間的純樸友情寫得活靈活現(xiàn)?!墩鹃L》寫的是一個負責全鎮(zhèn)垃圾處理的年輕人,與鎮(zhèn)長年輕的小媳婦翠霞產生感情的故事。翠霞與鎮(zhèn)長感情不和,年輕站長的出現(xiàn)撩撥了她內心的情感,于是和站長關系逐漸升溫。一段偷情性質的戀情,在作家的筆下完全卸載了道德的重負和倫理的規(guī)范。在這里我們看到的只有無拘無束、自由奔放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