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春天,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三個月之后,我被搜山的馬家軍俘虜了。
被俘以前,我被一個叫趙六十九的獵戶從祁連山的雪地里背走了——我不知道我在那棵小樹下躺了多長時間,也不知道是怎樣被人背走的。趙六十九的岳父是個從祖上傳下來的中醫(yī),治傷特別有辦法。在他家治了不到三個月,傷口就長好了。我正打算出山往陜北走,卻被搜山的馬家軍搜了出來。是一個放羊的老漢告的密,為了三十塊賞錢。夜里,我睡得正死的時候被人抓走的。后來,就把我送到了補充團。那時候補充團已經(jīng)成立兩個月了,在青海一個叫享堂的地方修路。
第一個用“出關(guān)”這兩個字的是馬匪團長馬成義——也許隨著時間和事件的推移,對馬成義用“馬匪”這種提法也欠妥當。但在當時,在他訓話的那個晚上,他在我們這些被俘紅軍眼中,仍是一個雙手沾滿了西路軍將士鮮血的惡魔。
那天我們是第一次面對馬步芳新派來的這個團長。
開始集合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注意到他,像往常一樣,照例先是孟傳陸訓話——孟傳陸是馬步芳新編第二軍補充團的團長,是直接管我們的。所謂補充團,其實就是集中在一起的我們這些兵敗河西走廊后被零零星星抓起來的紅軍被俘官兵。補充團里,除了看押我們的官佐,根本沒有馬家軍的正規(guī)部隊。名義上是新二軍的補充團,實際上是一個對我們實施暴力管制的大集中營。在補充團里,除了對我們進行慘無人道的“訓誡”之外,就是牛馬般的役使,在湟水上修橋,在祁連山里筑路,蓋清真寺,建學校……。據(jù)馬成義后來私下跟我們講,馬步芳之所以把我們這些被俘紅軍編成補充團,有兩個用意,一是對外顯示對紅軍俘虜“感化”的成果,另一個是借機向蔣介石索餉,有了個團的編制,就得有一個團的兵餉。什么?你問馬步芳向蔣介石要到錢了嗎?據(jù)馬成義說要到了,只是不像馬步芳指望的那樣多。用馬成義的話說,蔣介石精得像猴子,他那些藏在馬家軍里的軍統(tǒng)、中統(tǒng)是吃干飯的?補充團到底是干啥的,由哪些人組成,能不能替他賣命打仗,能蒙住他?不過蔣介石看在馬步芳剛剛“剿滅”了紅軍西路軍的功勞份上,還是給了一點兒,在春天補充團剛成立的時候一筆給了二十萬。二十萬說起來也不算少——孟傳陸是補充團的第二任團長,那天孟傳陸訓話的時間不長,沒有像往常那樣媽長媽短地罵,倒是顯得有些興奮。他說了幾句“要死心塌地綁在馬司令的這架車上”這樣的話后,就把一個身量高大的人從黑影子里推了出來,說:“現(xiàn)在,我給大家們介紹一下,這位是馬司令給大家們新派來的團長馬成義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