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面對人生的飛躍,我們一般形象地稱之為“三級跳”。不同的是:約瑟面臨的不是三級跳遠、跳高,而是“三級跳坑”——從迦南父親那里的寵兒成為埃及人家的奴隸,從埃及人家的奴隸到監(jiān)獄中無辜的待罪之人。
埃及那個時候的皇家監(jiān)獄建在侍衛(wèi)長的家里,法老身邊的政治犯和被“雙規(guī)”的官員都關在這里。估計那時候的侍衛(wèi)長同時還是皇家監(jiān)獄長,約瑟未經(jīng)審判和定罪,就被直接關在了這所最高級別的監(jiān)獄里。而約瑟身邊的囚徒也不是一般罪犯,約瑟反倒因此有機會以一個平等的身份接觸那些埃及政府的前高官。
約瑟不是巫師,但他卻有一個了不起的能力——解夢!從古至今,人們對夢境給自己的神秘啟示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走在大街上,各色各樣的相面、測字、算命、解夢——林林總總,許許多多半瓶子醋的“業(yè)余”先知們使用著各式各樣的參考書,為那些迷茫者指點著模棱兩可的人生道路。這些算命者中到底誰具有“真功夫”,誰又是濫竽充數(shù)?不得而知。
約瑟與這些后世的宵小們倒是不同。
《圣經(jīng)》上記載了約瑟解夢的故事。
埃及作為一個大國,法老自然氣度、排場不凡。我們常常述說紫禁城里的排場如何如何,不過從擺譜這個角度上來看,法老比起中國古代的皇帝們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說:法老吃飯的時候,有專門的“膳長”和“酒政”伺候。其中,“膳長”是替法老做飯的“御膳房總管”。“酒政”是古代埃及朝廷的執(zhí)爵官,不僅為王執(zhí)壺遞杯敬酒,還為王釀葡萄酒,并且還要在王用膳之前,先試嘗酒菜,檢驗有無毒。傳說正當此時,法老遇到了一次未遂的毒殺謀害事件,震怒的圣上把相關環(huán)節(jié)人員全部投入了監(jiān)獄,其中就包括酒政和膳長。很湊巧,這兩個人和約瑟關在了一起。
善良的約瑟并沒有因為自己身陷囹圄而對人生喪失信心,繼而對他人報以冷漠。他對同監(jiān)室的酒政和膳長,充滿熱情地照顧和幫助。這兩位大人也許平時互相勾心斗角,擺出一副高傲的樣子,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落到如今這般田地。約瑟的關愛,給了他們一落千丈的冰冷心情一絲難得的撫慰與溫暖。
一天晚上,酒政和膳長各自做了一個夢,沒人能夠解他們的夢。約瑟表示,他可以試一下。
于是,酒政對約瑟說了自己的夢:我夢見在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樹,樹上有三根枝子,好像發(fā)了芽,開了花,上頭的葡萄都成熟了。法老的杯在我手中,我就拿葡萄擠在法老的杯里,將杯遞到他手中。
這個夢和酒政每天的重復工作基本沒有太大差別,難怪沒人解得出來,但是約瑟能。他說:三根枝子就是三天,三天之內(nèi),法老必提你出監(jiān),叫你官復原職,你仍要遞杯在法老的手中,和先前做他的酒政一樣。
約瑟對階下囚說出這樣的解辭,并且有準確的時間設定,這讓酒政非常詫異和懷疑。約瑟同時要求酒政:一旦出獄,請一定要在法老面前幫他陳述冤情,解救自己。酒政同意了。
看看約瑟給酒政解夢解得不錯,膳長也發(fā)言了:我在夢中見我頭上頂著三筐白餅。頭最上的筐子里有為法老烤的各樣食物,有飛鳥來吃我頭上筐子里的食物。
這個夢和酒政的情景差不多。但約瑟的解釋卻大不一樣:三個筐子就是三天,三天之內(nèi),法老必斬斷你的頭,把你掛在木頭上,必有飛鳥來吃你身上的肉。
這簡直是晴空霹靂。但是,夢這東西,誰又說得清呢?人們往往對解夢的內(nèi)容只相信好的,不相信壞的,大街小巷的算命者說出來的一般也都是大大的吉言??上?,這次約瑟沒有踐行“潛規(guī)則”。
三天很快過去了。第三天是法老的生日,他把酒政和膳長都放了出來。誠如約瑟所言,酒政官復原職,而膳長被砍頭,頭顱掛了起來。
約瑟解說得絲毫不差。
逃脫牢獄之災的酒政,其欣喜可想而知??裣矚g慶之余,他把自己對約瑟的承諾拋到了九霄云外。在酒政的眼里,約瑟可能屬于“世界上最好的人民”之列,所以他選擇性地遺忘了約瑟為他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