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定居埃及 1

摩西!摩西! 作者:沈恒


法老很高興自己的宰相與親人重逢。他頒旨:讓約瑟趕快備齊車駕,去迦南把他的老父親接來供養(yǎng)。應約瑟的請求,慷慨的法老還把位于尼羅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歌珊賜給以色列人作為生息的封地。此后的四五百年,以色列人在這片廣闊土地上生息壯大了??磥?,生為人臣,得逢明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此君臣相得,也是天下百姓的幸運。

起伏一生的以色列,一開始對人們告訴他的消息根本就不相信。失散了二十多年的兒子非但活著,居然還作了埃及的宰相。如此戲劇化的事情,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難以置信。以色列還沒有老糊涂,所以對此說法根本不屑一顧。然而,當他看到兒子們誠懇的目光,見到門外等候的車仗,冰封了二十多年的心終于融化蘇醒了。欣喜若狂的以色列決定盡快去埃及,見一見自己失散多年的苦命的兒子。

聰明一生、機關算盡的以色列,并沒有因為聰明和智慧為自己的家族擺脫厄運和困苦。而恰恰是他不通世故卻保持純正信仰的兒子——約瑟,經(jīng)歷二十多年痛苦的跋涉和迂回之后,在遙遠的埃及,為以色列人找到了一個賴以生存的地方。

約瑟是一個低調而聰明的人,凡是這樣的人都比較深謀遠慮。他們可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把下一步、下兩步考慮好。作為一國宰相,約瑟更具有超人的眼光和見識。

征詢過法老的意見,約瑟最終把家人安排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歌珊。“歌珊”在希伯來語里面是邊疆的意思。這里是從西亞進入埃及的要道,處于尼羅河三角洲地區(qū)。氣候濕潤,土地肥沃,既適合于耕種,也可做良好的牧場。而且相對遠離埃及內(nèi)陸,不容易和埃及本土人發(fā)生沖突。

從風俗習慣來看,埃及本地人基本上以農(nóng)耕為主,對畜牧業(yè)和游牧民族敬而遠之。喜克索斯人作為游牧民族侵入埃及,但是畢竟他們是這里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與當?shù)匚幕M行交融和適應是必須和必要的,否則他們不可能在這里統(tǒng)治二三百年的時間。因此,以色列人選擇繼續(xù)游牧,遠離當?shù)匕傩眨獾冒l(fā)生不必要的沖突和矛盾,也免得自己這個人丁不甚興旺的小民族被當?shù)孛褡逖杆偻簟?/p>

深謀遠慮的約瑟知道,對于埃及這個古老而富有民族意識的國家,依靠強權是難以征服的。雖然他在努力調和外來者與原住民的關系,但是這種脆弱的平衡萬一有一天被打破,天下大亂在所難免。這時候,身處歌珊的希伯來人可以考慮退出埃及,回歸故鄉(xiāng)。

約瑟的深謀遠慮在四五百年后的確有了效果,他的這個正確選擇,又一次為以色列人贏得了生存的機會。

以色列人進入埃及的時候,男丁大約六七十人,包括女眷、家人、兒童,總計應該在200人左右。他們也許曾經(jīng)想過,等災荒過去了還會回來??墒且坏┢吹穆贸涕_始,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風雨坎坷從此將會幾千年與他們?nèi)缬半S形。這一代離開迦南的以色列人再也沒有回來,有的死后得以尸骨還鄉(xiāng),但大多數(shù)老死在異國的土地上。從此之后,當圍坐爐邊,在老爺爺顫抖的白胡子里,一代代的孩子只能夠在幼稚的腦海中勾勒迦南那個“流著奶與蜜的故鄉(xiāng)”的影子。

以色列和約瑟父子相見。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約瑟風塵滿面,父親則更顯滄桑。父子倆抱頭痛哭,互道離別之苦。離散的兒子終于找到,以色列心里面懸著的大石頭終于落地。

幾十年的勾心斗角,幾十年的顛沛流離,以色列一直在為一個又一個目標奮斗。然而,這么多年來,各式各樣的麻煩、困難、危險似乎一直跟他有緣。有時候,可能連他自己都不明白,這么拼死拼活到底是為什么?自己的幸福到底在什么地方?這一刻,衰老的以色列終于明白:對一個老人來講,家庭和睦、子孫繞膝,豈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在對這個平平凡凡目標的追求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得遂心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