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個合理的要求,除了沃茲本人。他喜歡惠普工程師的工作,并沒有想過要放棄它。他苦苦地思索了很長時間,然后拒絕了史蒂夫和馬庫拉。史蒂夫完全失控了,做了從小就會做的一件事——他大哭起來。他沖到沃茲的家里,又哭又鬧,懇求沃茲重新考慮。但沃茲不為所動,于是,史蒂夫又向沃茲的父親,以及一些他和沃茲共同的朋友求助,讓他們向沃茲施加壓力,勸他改變主意。終于,他們高中時期的一個朋友——艾倫·鮑姆成了史蒂夫的救星。日后,沃茲回憶說:“艾倫告訴我,他覺得開一家公司,并且同時繼續(xù)做一名工程師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沃茲繼續(xù)說:“我需要聽到一個人說,我可以繼續(xù)留在組織結構的最底層,做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并不一定要成為管理者。”艾倫真誠合理的建議奏效了。沃茲找到了史蒂夫和馬庫拉,告訴他們,他已經(jīng)辭掉了惠普的工作?,F(xiàn)在是時候了,他可以全力投入到Apple II的研制中了。
邁克·馬庫拉堅信不疑,這家新的公司不久就將躋身世界500強企業(yè)之中,而且,他還非常清楚蘋果電腦公司將怎樣達到那個目標。他傳授給史蒂夫三點他原創(chuàng)的商業(yè)哲學。第一,共鳴:一個公司要比其他公司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實現(xiàn)與顧客的相互理解,心意相通。第二,專注:為了做好想做的事情,必須忽略所有無關緊要的機會。第三,灌輸:馬庫拉認為,一個公司展示自己和產品的方式,會灌輸或傳達給顧客,讓他們形成一個對公司的印象。他確信,人們一般會通過一本書的封面來判斷書的好壞。如果產品的外觀非常吸引人,質量又很過硬,它熱賣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在馬庫拉看來,如果一件產品非常出色,但它的設計或包裝讓人覺得并不值錢,人們就會認為這個產品、甚至這個公司也很差勁。
“灌輸”可能是一個史蒂夫永遠不會說出來的詞語。但是,他在內心深處早就認同了灌輸?shù)闹匾?。史蒂夫的父親就是由內而外地將手工藝者的驕傲灌輸?shù)剿念^腦里的。史蒂夫對書法和字型的喜愛深刻地影響了他,使他對字母的美和留白以及書面語的效應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感覺。作為他的精神信仰的佛教禪宗,以最簡單、最純粹的方式頌揚了自然的美好。至于“專注”和“共鳴”,史蒂夫完全信任馬庫拉,并認真地聽取他的建議。其實,他早已本能地了解灌輸對于消費者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么他很早就堅持,Apple I應該做成用戶可以輕易使用的一臺機器。
史蒂夫牢記馬庫拉的觀點,他注意到英特爾公司的廣告非常簡潔且有設計感,這讓它們顯得與眾不同。他給英特爾公司打了電話,詢問負責他們廣告的代理機構。那是一家位于帕洛奧圖的里吉斯·麥肯納廣告公司,以其創(chuàng)始人名字命名。史蒂夫立刻聯(lián)系了他們,電話直接打給了一個叫弗蘭克·伯奇的業(yè)務經(jīng)理。史蒂夫告訴伯奇:“你們這幫家伙做的東西不錯,我想讓你們幫我們做。”伯奇答應會把這條消息報告給老板,并承諾之后給他回電話。
史蒂夫并沒有接到電話。于是,他每天都打電話過去,并留下信息。終于,伯奇答應去蘋果的總部——也就是喬布斯家的車庫里看看。
后來,伯奇回憶說:“我當時只是想,跟這個小丑待在一起的時間越少越好,當然我也不想表現(xiàn)得很無禮,只是爭取趕快談完,這樣我就能回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了。”邋里邋遢的史蒂夫迎接了他,伯奇馬上意識到兩件事:“第一史蒂夫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年輕人。第二,他講的東西,我連五十分之一都搞不懂。”
伯奇通過一個里吉斯·麥肯納的客戶調查了史蒂夫的信譽,幸運的是,這個客戶就是讓他的字節(jié)商店遍布整個地區(qū)的保羅·特雷爾。特雷爾為史蒂夫做了擔保,于是,史蒂夫的預約寫在了該廣告公司的日程表上。
馬庫拉、沃茲和史蒂夫見到了廣告公司的藝術指導,一個名叫羅布·雅諾夫的年輕人,并且請他為蘋果電腦公司做兩個設計。一是設計介紹Apple II的宣傳冊,二是重新設計蘋果的標志。每一個相關人員都覺得,羅恩·韋恩最初的設計并沒有說清楚蘋果電腦公司到底是什么。雅諾夫回憶說,史蒂夫給他唯一的指示就是:“不要設計成過于可愛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