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招隱寺15(1)

春盡江南 作者:格非


這是哥哥王元慶在最近給他的一封信上所寫的話。

每隔一段時間,元慶就會給他寄來一封信。這些文字用小楷抄在一張宣紙信箋上。豎寫。字跡雋秀,一筆不茍。雖說文字之間缺乏應有的邏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哥哥目前思想的悸動。端午憑借這些警句格言式的瘋話,也能對哥哥的精神病發(fā)展到了怎樣的程度,進行判斷和監(jiān)控。

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元慶的父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次群體性械斗事件中,失足墜崖而死。關(guān)于事件的細節(jié),端午所知不多。據(jù)母親說,元慶的父親是一個聰明絕頂?shù)哪窘?。話不多。一生中說過的話,加起來還不如她一個晚上說的多。出事前不久,他給村里的一戶人家打了一張婚床,同時,給另一戶人家打了一副棺材。按照迷信的說法,這被認為犯了忌。

王元慶繼承了父親的聰慧和沉默寡言,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讓人有點不解的是,他的秉性中的異想天開和行為乖張,竟然與譚功達如出一轍。他們畢竟沒有血緣關(guān)系,而且,元慶與譚功達也并無太多的接觸(后者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監(jiān)獄中度過的)。母親將這一切都歸咎于上天的安排。這使她更有理由日夜詛咒那個陰魂不散的瘋子,并一直拒絕在清明節(jié)給他上墳掃墓。

元慶多少有點戲劇性的經(jīng)歷,足以列入地方志的《奇人傳》。可事實上,端午對哥哥了解甚少。

在寂靜而漫長的小學和中學時代,“拖油瓶”這個綽號一直跟元慶如影隨形,如音隨身,直至被另一個綽號徹底覆蓋,那就是“天才”。全縣作文競賽一等獎的證書,讓母親高興不起來,反而讓她憂心忡忡。在高二那一年,他所寫的一個獨幕劇,被梅城縣錫劇團搬上了舞臺,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可元慶不久以后就因肝炎輟學了。

母親在元慶病愈后,讓他跟一個瘸腿的福建裁縫學習縫紉。梅城中學的教導主任三番五次地光顧他的裁縫鋪。他可不是來找元慶量身裁衣的,而是希望他重返校園。因為根據(jù)他剛剛掌握的小道消息,中斷了十年之久的全國高考,將在1977年恢復。他甚至向元慶母親暗示,要將自己最漂亮的二女兒嫁給元慶,以換取她同意元慶參加高考的允諾。見識短淺的母親當然不為所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元慶作為一名裁縫的名望,已經(jīng)開始給她帶來數(shù)額不小且相當穩(wěn)定的收入。母親當時最大的夢想,就是盼望大兒子有朝一日將裁縫鋪從福建瘸子的手里盤過來,自立門戶。很快,福建瘸子就“很識趣”地因心肌梗塞而猝死??稍獞c也隨之對裁縫這一行當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